各位家长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小孩子放学以后不希望家长去接,这时候他就可以在路边休息一会儿,放空一会儿。你会看到一个小小的身体,背着一个重重的书包,他好像很享受这段过程。 因为他在学校有老师上课的管教,回到家,有父母辅导他的作业,很多时候父母的情绪如果有点不稳定,他还得受到严厉的教育。我觉得如果我生活在这个时代、这个背景下,我也会有心理问题,因为我根本没有喘息的空间。 日本最近有两个老头获得了诺贝尔奖,一个是医学奖,一个是化学奖。日本在本世纪初定下一个目标:从2000年到2050年获得30个诺贝尔奖。截止目前,时间过去一半,他们已经完成了这个目标。中国到目前为止有两个人获得了诺贝尔奖,一个是屠呦呦,生物医学方向的;一个是莫言,还是文学奖。 那问题来了,今天中国孩子都卷成这样了,如此努力地学习,为什么我们没有获得更多诺贝尔奖呢? 现在就给大家介绍一个人,他叫黄西,出生在中国吉林省,毕业于中国吉林大学,后来去美国的高校读了博士。听听他对我们教育跟国外教育的区别的看法。他当年因为在白宫做了一个脱口秀,一炮而红。他当年学的专业也是生物与医学方向,他曾经的梦想也是想获得诺贝尔奖。 他对这次日本获得诺贝尔奖有一个看法:很多人认为日本获得诺贝尔奖是因为它的工匠精神,其实错了。想要获得诺贝尔奖,需要你有突破性的思维和前人没有取得的成果,需要你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他当年在美国读书的时候,他的数学比很多同学都要好,但是一旦他们开始去做实验,他就发现很多国外的学生在实验后有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他总是比别人慢半拍。 然后他还发现,比逻辑思维能力更重要的一部分是:你对一件事情是否感兴趣,是否着迷。他曾经认识一位某方面的科学家,有次假期他去这位科学家的家里,结果发现对方并没有在家,而是在实验室,因为那个人对这个实验非常着迷,他根本不会觉得累。 那我们现在教育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 第一,我们的考核标准非常单一,只看分数,老师就要求孩子们疯狂地刷题。我看那个诺贝尔奖相关的视频,下面有人留言说“有没有诺贝尔奖的真题给我们刷一刷”,其实他可能也在调侃我们的教育。 第二就是我们这边的人不太在乎孩子的兴趣爱好,总是会按照什么专业挣钱多、好找工作就选什么。前段时间,那个专门做信息差的博主张雪峰,也被封了,因为他有一套功利的价值体系,把考大学变成了一件极其功利的事。 其实我想说,当前给孩子报的专业是热门的,但是4年以后,你知道这个世界会发生多么大的变化吗? 我07年参加的高考,560多分。当年我报志愿的时候,受环境的影响,我也不知道我到底要干什么,学什么专业,一点概念都没有,反正就是好找工作、赚钱多,我就报什么专业。我当年学的空调专业,毕业以后也确实好找工作,我的同学一半去了美的,一半去了格力。但是我现在在做美发。 在我眼里,中国的大学生最可悲的是:十年寒窗苦读,父母耗尽心血与财力,结果考大学的时候完全不尊重孩子的天赋、兴趣爱好,他们会选一个好找工作、赚钱多的行业。我们出生后不得不参与一项竞赛,上着并不满意的大学,学着不怎么喜欢的专业,做着不怎么喜欢的工作,最后娶了一个不怎么爱的人,然后让我们的孩子重复我们的轨迹。那我们的一生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你的孩子出生的时候,你是想让他出人头地吗?我想那时候你应该是希望他能够身心快乐地度过一生。 最后我想说,如果我们不能给孩子的未来很多托举,尽可能尊重他的天赋,给他一个身心快乐的家庭教育,培养他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尊重他的天性。学习成绩只是人生中的一小部分,家长们不要焦虑,儿孙自有儿孙福,船到桥头自然直。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饿不死人,没事的,放心。
各位家长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小孩子放学以后不希望家长去接,这时候他就可
岚岚看商业
2025-10-13 21:32:30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