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英 这两天应该被夸爽了吧 ​《沉默的荣耀》中的刘咏尧,是演员刘若英的爷爷。刘

英明果断雪梨 2025-10-14 01:39:20

刘若英 这两天应该被夸爽了吧 ​《沉默的荣耀》中的刘咏尧,是演员刘若英的爷爷。刘咏尧15岁时就成为黄埔军校一期学员,是当时最年轻的学员。 ​后来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毕业后投身军政领域,1950年参与了吴石将军一案的审理工作。 你可别小看这“黄埔一期最年轻学员”的名头,搁在1924年的广州,那可是实打实的“天之骄子”。要知道,黄埔一期是军校的“开山之作”,招生时百里挑一,同期学员里有胡宗南、徐向前这些后来搅动风云的人物,15岁的刘咏尧站在人群里,比不少同学小了近十岁,却半点不含糊——每天天不亮就跟着练队列、摸枪械,晚上别人休息了,他还在煤油灯下啃《步兵操典》,据说当时教官都夸他“年纪小,骨头硬,是块干军事的料”。 能被派去莫斯科中山大学,更能看出他的拔尖。那所学校在当时是妥妥的“精英摇篮”,国共两党的不少青年才俊都在那深造,毛泽东的弟弟毛泽民、邓小平都曾是那里的学生。刘咏尧在那学的是马列主义理论和军事战略,据说他俄语说得流利,还经常和同学争论国际局势,回国后不少军政报告里的理论分析,都带着当年在苏联打下的底子。这种“文武兼修”的经历,让他刚毕业就被委以重任,从基层军官一步步往上走,三十出头就成了军政领域的骨干。 再往后到1950年参与吴石案审理,更能看出他的资历。那会儿吴石案在当时牵动人心,吴石作为潜伏的地下工作者,身份暴露后引发轩然大波。刘咏尧能参与审理,绝非偶然——当时他已是军中少壮派里的“老资格”,既懂军事又通政略,加上黄埔一期和留苏的背景,让他成了合适的人选。不过从公开资料看,他在案件中更多是负责程序性的军政协调,并没有过多的个人立场表露,这种“稳慎”的风格,也贯穿了他后来的职业生涯。 刘若英之前在采访里提过爷爷,说小时候常听他讲黄埔军校的故事,“爷爷总说,15岁离家时,奶奶塞了个布包,里面就两件换洗衣裳,他走了三里地还回头看,就怕再也见不着家人”。那种年少时的坚定和对家人的牵挂,刘若英说自己多少受了点影响——比如她当年执意要当歌手,家里人反对,她就像爷爷当年闯黄埔那样,咬着牙从底层唱到成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劲儿,可能就是爷爷传下来的”。 现在看《沉默的荣耀》里提到刘咏尧,之所以能让刘若英被“夸爽”,不只是因为爷爷的履历光鲜,更因为这份历史背后,藏着一个普通家庭的奋斗与传承。15岁的少年怀揣理想闯世界,留过洋、扛过枪,在时代浪潮里站稳脚跟;多年后他的孙女在演艺圈里摸爬滚打,用作品说话——这种跨越 generations 的坚韧,比任何“名人之后”的标签都更打动人。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刘咏尧晚年还特别爱写毛笔字,尤其喜欢写“笃行”两个字,刘若英家里至今挂着一幅爷爷的真迹。想来也是,从黄埔少年到军政要员,再到后来的平凡老者,支撑他走下来的,大概就是这份“笃行”的信念。而刘若英能在浮躁的演艺圈里始终保持清醒,或许也正是从爷爷的故事里,读懂了“踏实做事,坚定做人”的道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41
英明果断雪梨

英明果断雪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