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U20邀请赛又要开了,这次连“野路子”都算不上了。 巴西那支队伍,是里约州第六名的U20,主教练是U17的助教临时顶上,18个人,机票自己掏。 阿联酋来得更草率,只给四天,比赛缩成一圈打完就走。220万总预算,八十万是政府发的消费券,剩下的,还是靠参赛队自己凑。 这不是办比赛,像在拼团旅游。 而就在同一时间,越南和泰国把整个11月变成了青年足球的黄金档期。 八支球队,双城联动,版权卖了120万美元,每支队伍出场费三十万。 泰国教练直接说:中国那边问过,但档期和价格,我们匹配不上。 不是人家不来,是人家根本看不上。 中国足协这边,U20全年没一场正式国际赛。 亚足联点名批评,急了,临时拼出一支“混合选拔队”,从鲁能、浙江、恒大足校抽人,在香河基地跟成都来的这几支队伍打几场教学赛——不计积分,不进档案,连个正式名分都没有。 业内人笑称:这是给外国孩子当陪练的。 更讽刺的是,东南亚的俱乐部,开始主动来中国“捡人”。 山东泰山U18的七个孩子,去泰国春武里试训,五个拿到了预备队合同,转会费十五万美元。 越南的PVF学院,直接招了四个湖北的小孩,免学费,还给出场津贴。 中国的孩子,成了别人青训体系里的“进口原材料”。 以前是“中国请不来强队”,现在变成“别人抢着要中国小孩”。 这背后,不是谁更努力,而是谁把青训当成了生意。 东南亚把青年比赛做成IP,卖版权、拉赞助、签球员、养生态,一环扣一环。 中国还在靠家长众筹机票,靠地方政府贴补,靠足协临时拼凑。 当一个国家的青年足球,连一场像样的正式比赛都排不上,连一个像样的国际窗口都守不住,再好的苗子,也会被别人顺手带走。 成都的邀请赛,依旧有人来,依旧便宜。 但没人会永远愿意,为一场连名字都算不上正式的比赛,飞越半个地球。 再这样下去,下一次,连“野路子”都嫌路太远。
不查不知道,苏超四强请排队向足协道歉吧,你们有多少中超梯队的青训球员和职业球员,
【95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