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息! 高通承认了相关事实。 美国当年罚中兴国际的钱这回可以罚回来了吧。 10 月 10 号这天,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刚一宣布对高通立案调查,这家全球知名的芯片巨头当天就松口了 —— 直接承认自己收购 Autotalks 的时候,没按规矩申报。 这次高通认错的速度,比它 2015 年在中国因垄断被罚 60.88 亿时,快了可不止一倍。 当年那回,高通还折腾了好几个月,又是申诉又是沟通,才不情不愿地认了罚。 可这次,从监管部门立案到它承认事实,连 24 小时都没超,这反差感可不是一般的大。 咱先搞明白,高通这次没申报的收购,到底涉及啥。 Autotalks 是家以色列公司,别看规模不算特别大,手里攥的东西却很关键 —— 它做的是 V2X 芯片,就是智能驾驶里车与车、车与路边设施通信的核心部件。 现在智能驾驶正是风口上的事儿,不管是特斯拉、比亚迪,还是小鹏、理想,都得靠这技术提升行车安全和自动驾驶能力。 高通本身在车规芯片领域就有不小的话语权。根据 2024 年的行业数据,高通在全球车规级 SoC(系统级芯片)市场的份额差不多有 26%,在中国市场的占比更高,接近 30%。 这次它要收购 Autotalks,相当于把 V2X 领域的核心技术也攥到自己手里,往后其他想做智能驾驶的车企或者芯片厂商,想拿到相关技术就得看高通的脸色。 这种可能影响市场竞争的收购,按中国《反垄断法》就得提前申报,高通偏没做,这也是监管部门立案的直接原因。 高通为啥这次这么利索地认错?说穿了,还是中国市场太重要,它不敢赌。 有数据摆在那,2024 年高通全年总营收大概 452 亿美元,其中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就有 231 亿美元,占比超过 51%。 不管是咱们常用的安卓手机里的骁龙芯片,还是新能源汽车上的智能座舱芯片,高通的产品都卖得不少。 要是因为这事儿跟中国监管部门僵着,后续它的芯片想进中国手机厂商、车企的供应链,都得受影响,那损失可就不是一点半点了。 这时候难免有人会想起 2018 年的中兴事件。当年美国以中兴违反对伊朗制裁为由,直接给中兴开了 14 亿美元(约合 98 亿人民币)的罚单,还一度断了中兴的芯片供应,逼得中兴差点停摆。 那时候,咱们在高科技领域的监管和话语权还没这么强,只能被动应对。 现在不一样了。这次对高通的调查,是中国依据《反垄断法》开展的正常监管,目的就是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不管是外资企业还是本土企业,都得守同一个规矩。 这跟美国当年搞的单边制裁完全不是一回事,但从 “监管出手” 这个角度看,确实有种 “风水轮流转” 的感觉。 当年美国能用自己的规则罚咱们的企业,现在咱们也能用合规的方式,让外资企业遵守中国的法律。 至于 “美国当年罚中兴的钱这回可以罚回来了吧”,其实咱们更该关注的不是 “对等罚款”,而是监管背后的意义。 中国现在的监管,不是为了 “报复”,而是为了建立更公平的市场环境。 不管是外资企业还是本土企业,只要遵守规则,就能在中国市场好好发展;要是想搞垄断、钻规则的空子,不管你是多大的巨头,都得付出代价。 高通这次快速认错,也给其他外资高科技企业提了个醒:中国市场不是 “想来就来、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的地方,依法合规才是长久之计。
在中美芯片竞争这事上,日本人瞅见个挺有趣的情况:美国一门心思拿高端芯片要和中国比
【2评论】【4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