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威胁要加征100%关税,这真的是完犊子了,特朗普就只有这一招吗?怎么每次都是这句话,没点新鲜的。关键是这招已经用过了,不好使啊,都这个时候了,威胁硬脱钩的狠话少说,都已经成笑话了。 早在2018年,特朗普就拿关税当过“敲门砖”,当时他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本以为能逼中国让步,结果第一记回旋镖就砸在了美国人自己身上。 中国当时就对着美国农产品加征反制关税,直接覆盖了美国对华出口87%的农产,就这一年时间,美国大豆对华出口直接暴跌87%,从之前一年卖近3000万吨跌到不足590万吨,伊利诺伊州的豆农眼睁睁看着仓库里的大豆堆成山,手里的现金流全断了,连给他们造农机的CNH公司,销售额都跟着跌了20%。 他本来觉得这招能掐住中国的脖子,没成想中国直接拓宽了从南美、俄罗斯进口大豆的渠道,还专门搞起了国产大豆振兴计划,把豆粕在饲料里的占比降了3个百分点,一下就省出1400万吨大豆的需求,完全扛住了这波冲击。 更讽刺的是,美国财政部那时候收了2150亿美元关税,最后全转嫁到美国消费者身上,老百姓先是得为涨价的商品买单,之后还得交税给政府,让政府拿这些钱去补贴农民,等于被两头收割,苦不堪言。 这两年他倒是换着领域喊要加关税,可套路一点新鲜的都没有。 2025年9月的时候,他刚放话要对进口药品征100%关税,说要逼药企回美国建厂,可美国的药品成本本来就比欧洲高,真加了税,医保费用肯定得跟着涨,结果他自己还砍了社保开支,这不等于直接掏老百姓的救命钱嘛。 紧接着他又说要对厨房橱柜征50%关税、对重型卡车征25%关税,结果美国商会直接戳穿了他的小心思,说重卡的前五大进口国全是美国的盟友,跟“国家安全”根本不沾边,他无非就是想逼产业回流,好讨好选民,可全球供应链早就绑在一起了,墨西哥那边成本低,工厂哪是加税就能随便搬回美国的。 这些威胁刚放出来,加州的葡萄酒商就愁坏了,上一轮关税已经让他们的出口跌了30%,威斯康星州的啤酒厂更是因为铝罐、大麦涨价直接关了门,谁都知道这又是一轮“自杀式操作”,最后倒霉的还是美国人自己。 至于他说的那些“新招”,要么就是换汤不换药的贸易限制,要么就是根本落不了地的空话。他动不动就把中国企业列入出口管制清单,20多天里就新增了几千家受限企业,还搞了个穿透性规则扩大管辖范围,可中方反手就出台了稀土出口管制。 这时候美方才发现,自己的管制清单有3000多项,中方只有900余项,所谓的“硬脱钩”,先伤到的是美国高科技产业的供应链,很多美国企业因为拿不到中国的稀土,生产线都快停了。 之前他还喊着“制造业回流”,搞了好几轮补贴,结果丰田、宝马这些企业该在墨西哥建厂还在墨西哥建厂,毕竟美国本土的人力、土地成本就摆在那,关税那点压力根本抵不过市场规律,他的“回流计划”到最后也没成气候。 说到底,他反复喊要加关税,不是真的没别的招,是其他招用起来更没用。军事威慑他不敢真用,怕把事情闹大收不了场;科技封锁又被中国的自主创新慢慢破了局,中国的5G、新能源这些领域越做越好,他根本卡不住脖子;谈判桌上他又拿不出实质筹码,只能靠说狠话撑场面。 所以到最后,就只剩关税这招能拿来喊一喊,哪怕大家都知道这招没用。可现在再喊100%关税,连美国自己人都不信了,中国商务部直接回怼“不愿打但不怕打”,反制措施跟着就来,对涉美船舶收特别港务费,精准打击美国的航运业。 美国农民早看清了,失去的中国市场被巴西、阿根廷占了之后,就再也抢不回来了,之前特朗普承诺的“最终受益”全是空话;美国企业也烦透了,今天怕加税不敢下单,明天怕制裁不敢跟中国合作,连美国小企业联盟都忍不住吐槽,说特朗普这是在人为划分“贸易战受害者”,把大家都拖进坑里。 现在还拿加关税当威胁,本质上就是一场政治表演。特朗普清楚,他的支持者就爱听“对华强硬”的口号,哪怕这口号会让啤酒涨价、医保变贵,只要能煽动情绪就行。 可国际社会早看明白了,这招既打不垮中国的供应链,也救不了美国的产业困境,无非是把自己从“贸易谈判者”活成了“国际笑柄”。 毕竟这是喊了八年的老套路,再怎么把税率拔高到100%,也掩盖不了他没招可用的窘迫——就像那个反复喊“狼来了”的孩子,到最后连自己的选民都快听腻了,没人再把他的威胁当回事。
特朗普威胁要加征100%关税,这真的是完犊子了,特朗普就只有这一招吗?怎么每次都
御史流芳悠久
2025-10-14 10:05:49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