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岁的央视主持人张泉灵辞去工作后,趁着60岁的丈夫不注意, 带着147万存款前往上海,与一位80后 年轻男子见面,没想到,这次相遇彻底改变了两个人的未来。 可谁能想到,这场“冲动奔赴”,不仅让80后小伙陈磊逆袭,更把无数孩子从枯燥的历史课本里“救”了出来。 2015年冬天,刚经历肺癌误诊、辞去《东方时空》主播的张泉灵,本想在家好好陪儿子晨晨,却被孩子的历史课本整破防了。 “唐朝之后是元朝”“秦始皇和汉武帝是兄弟”,潦草笔记里的荒唐错误,让在新闻一线拼了18年的她红了眼。 她试过陪着背年代、讲典故,可孩子要么犯困要么走神,比当年跑战地报道还让她无力。 不是孩子不爱学,是传统讲史太“劝退”,满页的生卒年、大事记,像块冷冰冰的铁板,把孩子的兴趣全挡在了外面。 转机出在晨晨的平板上。那段时间,孩子突然不抵触历史了,总拿着屏幕跟她叨叨“大秦的败家子套餐”“陈胜吴广是被暴雨坑了的农民工”。 张泉灵凑过去一看,瞬间被戳中:枯燥的安史之乱,被画成“唐朝公司的内部造反”;复杂的东周列国,用“班级群聊”就捋清了关系。 这种把知识点揉进段子、用漫画讲透历史的方式,让她猛地意识到:好的知识,从来不是用来背的,是用来懂的。 顺着公众号“混子曰”,她找到了背后的创作者,陈磊。这个80后白天在上海大众画汽车零件图,晚上挤在出租屋画历史漫画,笔名“二混子”,月薪5000,连专业设备都买不起。 张泉灵没多想,揣着147万就上了飞机,那是她从1997年进央视,跑洪水灾区、蹲战地战壕,一分一分攒下的全部积蓄。 咖啡馆里,陈磊还攥着刚改完的汽车图纸,张泉灵一开口就炸了他的认知:“别干设计了,专心画漫画,钱我出。” 陈磊愣了半天,反复确认:“您真敢把钱投给我这个没名气的?张泉灵没犹豫,当天就转了账。后来她跟李铁解释,这不是冲动,18年央视生涯。 她见多了好内容被刻板形式浪费,也太懂家长对“有趣知识”的渴求。她翻遍陈磊所有漫画,知道那些搞笑段子背后,是《史记》《资治通鉴》的密密麻麻摘抄。 连每个历史人物的生卒年都标得清清楚楚,这种“好玩不糊弄”的态度,比什么都珍贵。陈磊没让人失望。拿到钱第二天就辞了职,租了10平米工作室,每天泡在上海图书馆。 为了确认“壬寅宫变”的宫女人数,能翻一下午明清史料;不确定的知识点,直接揣着草稿找大学历史老师请教。张泉灵也没当甩手掌柜,有空就飞上海磨内容。 有次陈磊为了笑点简化商鞅变法步骤,她当场把稿子打回去:“搞笑是为了让孩子记住,不是记错,这底线不能破。” 2017年《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出版,所有人都惊了,7小时卖光库存,出版社连夜加印,仓库工人加班打包到凌晨。 现在去书店,总能看到孩子捧着这套书,对着插图给家长讲“唐朝为啥牛”“楚汉争霸到底咋回事”。 有家长晒出孩子的笔记,以前记不住的朝代顺序,现在顺着漫画故事就能背下来,网友说这是“把历史从故纸堆里拽出来,塞进孩子心里”。 陈磊的工作室从10平米扩到几百平,组建了专业团队,开始做科学、哲学的漫画解读;张泉灵也成立了内容基金,帮更多像陈磊这样的创作者落地项目。 李铁现在还会跟朋友调侃,当年老婆“偷偷”去上海,没想到搞出这么大动静,家里书架上陈磊签名的全套漫画,晨晨早就背得滚瓜烂熟。 有人说这是最成功的投资,147万换来了名利双收。但在张泉灵眼里,真正值钱的不是钱,是他们撞破了知识传播的死结。 多少孩子不是不爱学习,是被“正经”的知识包装吓退了。那些被课本逼得犯困的时刻,那些背了又忘的知识点,缺的从来不是努力,而是一个“懂孩子”的打开方式。 就像陈磊工作室墙上那句张泉灵写的话:“别让孩子觉得,知识是用来背的,不是用来懂的。” 现在看来,这句话不仅改了陈磊的人生,更让无数家长明白:好的教育,从不是把知识硬塞给孩子,而是让知识自己“跑”到孩子眼前。 你们家孩子有没有被哪本书、哪种方式点燃过学习兴趣?评论区聊聊,说不定能给更多家长指条“弯路”? 毕竟比起死记硬背,让孩子笑着懂知识,才是最管用的办法!
42岁的央视主持人张泉灵辞去工作后,趁着60岁的丈夫不注意, 带着147万存款前
庞德谈趣事
2025-10-14 14:49:40
0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