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5年,皇后阿鲁特氏被慈禧软禁,四天内没有吃水米,快要死的时候,她收到了父亲

史面的楚歌 2025-10-15 12:35:10

1875年,皇后阿鲁特氏被慈禧软禁,四天内没有吃水米,快要死的时候,她收到了父亲崇琦偷偷送来的一个食盒,结果食盒里竟然一点东西都没有。阿鲁特氏苦笑着,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 光绪元年二月的紫禁城,冷风吹得宫檐下的冰棱子直晃。 冷宫的破棉门帘被掀开,二十一岁的阿鲁特氏扶着墙走出来,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那是父亲崇绮的回复,就一个“死”字。 她盯着字看了半天,忽然笑了,叫宫女取来当年的凤袍和珠宝,对着铜镜慢慢梳妆。 镜中的人脸色苍白,可眼睛亮得吓人。她端起桌上的金簪,猛地扎进喉咙。没多久,宫女们冲进来时,她还攥着那张纸,嘴角挂着笑。 消息传到慈禧那儿,她正嗑瓜子听戏,听了只撇撇嘴:“这丫头,倒识相。”可没人知道,阿鲁特氏的苦,是从十年前进宫那天就埋下的。 阿鲁特氏出身显赫,父亲崇绮是清朝满蒙第一个状元,写得一手好字,教出的女儿也争气,她能左手写大字,诗词过目不忘,十七岁就被选进宫备选皇后。 1872年同治帝大婚,慈安太后看中她的稳重,觉得这姑娘能当好皇后; 慈禧却偏喜欢富察氏,那姑娘才十四岁,嘴甜会哄人。 可同治帝铁了心选阿鲁特氏,他烦慈禧总管着自己的私生活,选个自己喜欢的皇后,也算出了口气。 大婚那天,阿鲁特氏坐着十六人抬的凤辇进宫,崇绮带着家人跪在红地毯前,看着女儿的背影消失在宫门里,眼泪砸在地上。他知道,女儿从此不是他的闺女,是大清的皇后了。 可婚后日子比想象中难。慈禧从一开始就讨厌这个儿媳妇,嫌她不会讨喜。 没几天,慈禧就下了懿旨:“慧妃贤惠,皇帝要多去看看;皇后年少,得学规矩,别总往中宫跑。” 阿鲁特氏只能劝同治听话,可同治心里憋着气,根本不想理。有回宫里唱戏,别人都坐着看,阿鲁特氏转身背对着舞台,没多久就借故走了。 慈禧当场黑了脸,后来只要宫里有戏,她都以身子不舒服推了,慈禧更恨她。 更糟的是阿鲁特氏说话直。有次慈禧又骂她,她忍不住顶了一句:“我是奉天地祖宗之命,从大清门进的皇后,天下人都知道。” 这句话戳中了慈禧的痛处,慈禧当年不是从大清门进的宫,一辈子都记恨这个。 她当场让人棍打阿鲁特氏,头发扯掉好几缕,脸也划破了。同治帝在旁边看着,急得昏过去,慈禧才停手。 从那以后,阿鲁特氏的日子更煎熬。同治帝开始偷偷跑出宫,去前门八大胡同玩。 没多久,他染了花柳病,身体越来越差。临死前,阿鲁特氏去看他,同治拉着她的手哭:“你忍忍,总会过去的。” 两人抱头痛哭时,慈禧突然闯进来,指着阿鲁特氏骂:“狐媚子,又勾引皇帝!”阿鲁特氏辩解:“我是皇后,来看皇帝有什么罪?”慈禧更生气,抓着她的头发打,直到同治帝昏过去才饶了她。 没几天,同治帝就死了,才十九岁。阿鲁特氏成了寡妇,还怀着孕。 可慈禧不让她当太后,她立了光绪帝,是同治的堂弟。这样阿鲁特氏就成了皇嫂,没资格享受太后的待遇。 光绪元年,慈禧下懿旨封她为嘉顺皇后,可她住的地方偏僻,没人理她,连和光绪见面都不行。她想不通,为什么自己做了所有该做的,还是落得这个下场。 直到父亲崇绮进宫看她,见她面容憔悴、水米未进,回去后给慈禧回话:“皇后既如此,就随大行皇帝去吧。” 阿鲁特氏收到父亲的纸条,终于懂了,在这个皇宫里,她连活着的选择都没有。 她穿上当年的凤袍,梳好头发,带着肚子里的孩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那年她才二十一岁,比同治帝多活了七十五天。 后来有人说她刚烈,有人说她可怜。可在那个年代,女人哪有自己的路?她是状元的女儿,是大清的皇后,可到最后,连死都要听别人的安排。 可她至少守住了最后一点尊严,没让自己任人欺负。 紫禁城的红墙黄瓦里,藏着太多这样的女人。她们穿着漂亮的衣服,戴着耀眼的珠宝,可心里的苦,没人能懂。 阿鲁特氏的故事,不过是那个动荡时代的一个缩影,可她的倔强,让我们记住了:就算身处绝境,也得守住自己的底气。 如今再看这段往事,只剩叹气。那是个吃人的时代,可总有人不肯低头。阿鲁特氏的一生,像朵被揉碎的花,却留着最香的魂儿。

0 阅读:55

猜你喜欢

史面的楚歌

史面的楚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