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荷兰国防部长宣布了! 10月15日,荷兰国防大臣布雷克曼斯在北约国防部长会议上正式宣布,将向乌克兰提供一项价值9000万欧元的无人机支持计划。 北约各国部长坐在布鲁塞尔开会。这是他们六个月来第一次见面。会议主题就两个:未来十年军费怎么花,怎么继续帮乌克兰。 别以为这9000万欧元的无人机计划只是荷兰单方面的“好心”,背后全是北约精心算过的账!荷兰这次要给的不是普通玩具——大概率是“联合战术无人机系统”,既有能飞50公里的小型侦察无人机,也有带精确打击功能的自杀式无人机,全是乌军现在最缺的家伙事儿。之前乌军在赫尔松前线就喊着“无人机不够用”,侦察靠士兵冒险抵近,打击靠缴获的俄制无人机,现在荷兰一出手,等于直接给乌军的“眼睛”和“拳头”升了级。 可荷兰为啥偏偏选在这个时候跳出来?看北约会议的主题就懂了——“未来十年军费怎么花”和“帮乌克兰”根本是一回事。北约去年就逼着成员国把军费提到GDP的2%,荷兰今年刚达标,正好借援乌秀一把“执行力”。更关键的是,美国和德国早给荷兰递了话:美国刚宣布给乌克兰加派300名军事顾问,德国承诺再给100辆装甲车,荷兰补上空缺的无人机,正好形成“侦察-打击-运输”的协同链条,这哪是单独援助,分明是北约集体给乌军“填装备”。 而且这无人机计划里藏着荷兰的小算盘。荷兰的航空航天产业在欧洲排得上号,这次提供的无人机,不少核心部件是荷兰福克公司生产的——既帮了乌克兰,又给国内企业拉了订单,还能借着乌军实战测试新装备性能,简直是“一石三鸟”。有荷兰军工企业的内部人士透漏:“这次援助的无人机型号,之前没在实战用过,乌军要是用得好,后续欧洲多国的订单都能拿下。” 可北约内部真就这么齐心?不见得。开会的时候,立陶宛、波兰这些东欧国家喊得最凶,催着各国多给乌军送重武器;但法国和意大利就磨磨蹭蹭,法国国防部长直接说“不能无限制援乌”,毕竟他们国内能源价格还没稳住,再砸钱援乌,老百姓的抗议声就得盖过议会大厦的钟声。就连荷兰自己,国内也有反对声音——阿姆斯特丹的民众上周还举着“先顾好我们的医院”的牌子游行,9000万欧元够给荷兰公立医院添200台核磁共振仪,现在全砸到乌克兰的战场上,谁能没意见? 更讽刺的是,北约嘴上喊着“帮乌克兰保家卫国”,实则是把乌克兰当成了“武器试验场”。这次荷兰提供的无人机,有两款是刚定型的新品,连荷兰自己的军队都没列装,直接拉到俄乌战场“实战验收”;美国之前给的“海马斯”火箭炮,也是先在乌克兰试射,再根据实战数据改型号。乌克兰士兵成了“小白鼠”,北约企业赚得盆满钵满,这种“借战争练兵、靠冲突赚钱”的套路,比直接卖武器还狠。 再看“未来十年军费”的议题,北约计划把更多钱砸在“应对俄罗斯威胁”上,比如在东欧建更多军事基地,采购新一代防空系统。可这些钱从哪儿来?还不是从成员国老百姓的税收里抠——荷兰明年的教育预算砍了5%,医疗补贴降了3%,转头就把钱给了乌克兰的无人机,这种“对外慷慨、对内抠门”的操作,早把北约的“防御本质”改成了“扩张工具”。 荷兰的无人机计划,看着是给乌克兰送支援,实则是北约攥紧乌克兰、遏制俄罗斯的一步棋。只是不知道,当这些无人机在乌克兰上空飞的时候,荷兰民众会不会想:我们的民生钱,到底是帮了乌克兰,还是喂了北约的军工机器?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