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8 年,88岁的乾隆娶了13岁的晋妃。乾隆共有45位妃嫔,晋妃是最后一个。洞房之夜,寝帐中的晋妃看着老迈龙钟的乾隆缓缓走来,吓得抱紧双臂,眼泪不停的往下掉。 “老祖宗,新人已经候在殿外了。”乾隆微微睁开眼,好半天才想起,这已经是嘉庆三年,自己已经是太上皇了。 紫禁城的另一端,十三岁的富察氏正被宫女们团团围住。梳头嬷嬷的声音没有一点温度:“晋贵人,请抬头。” 她怯生生地望着镜中那个被珠翠淹没的小脸,想起一个月前选秀时那个遥远的御座。她只记得一片明黄,和一双苍老得几乎睁不开的眼睛。 “能伺候太上皇,是你几世修来的福分。”母亲临行前的叮嘱犹在耳边。可她还不懂得什么是“福分”,只知道从此再也不能在自家院子里追逐蝴蝶了。 紫禁城的红墙见证过太多这样的时刻,从雍正五年,16岁的弘历大婚开始,这座宫城一共见证了乾隆四十五位妃嫔的来来去去。富察皇后、乌拉那拉氏、令贵妃……她们如同御花园里的花,一季季地开,又一季季地谢。而今天这一位,注定是最后一道喜幡。 太监扶着乾隆缓缓起身,88岁老人的手在微微颤抖。可他仍然坚持要完成这个仪式,这不仅是一个老人的婚仪,更是一个帝王对自己生命力的最后证明。他望着镜中那张布满皱纹的脸,恍惚间又回到了七十年前。那时他还是一位英姿勃发的皇帝,后宫佳丽如云,可现在…… 寝殿内,晋贵人坐在床沿,她听见脚步声由远及近,那个曾经只存在于传说中的人物,此刻真真切切地站在她面前。没有前呼后拥的仪仗,只有一个老态龙钟的身影,在烛光下显得格外孤独。接下来便是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抬起头来,让朕好好看看。”烛光下,两代人的目光终于相遇。他看见她眼中的惊恐与纯真,她看见他眼底的浑浊与沧桑。 “你和孝贤皇后年轻时,有几分相像。”乾隆喃喃道,这一刻,他想到了木兰围场、南巡画舫,更想到了那些早已逝去的岁月。晋贵人这才想起,自己是孝贤皇后的侄孙女。据说,那位早逝的皇后是皇帝心中永远的痛。 这不是一场普通的婚姻,只是嘉庆三年一次例行的选秀。新即位的嘉庆皇帝为了表示对太上皇的孝敬,特意挑选了年轻秀女入宫伺候。但深宫里的老人都明白,这是乾隆对死亡的最后一次抗争。通过迎娶这个足以做他曾孙女的少女,他在向所有人,也向自己证明:看,朕还活着。 而对这个十三岁的少女来说,她不过是家族棋盘上的一枚棋子。富察氏家族需要一个新的后宫代表,来维系这个名门望族在朝廷中的地位。至于她个人的命运,在家族利益面前,轻如鸿毛。 春去秋来,晋贵人学着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妃嫔:如何行礼,如何应对,如何在适当的时机展现温柔。她像一株被移植到深宫的小苗,努力在这片不见天日的土壤里扎根。而乾隆的身体,却一天不如一天。嘉庆四年,乾隆皇帝驾崩了。 消息传到晋贵人耳中时,她知道,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她就成了寡妇。 往后的岁月里,她从一个懵懂少女,变成了深宫里一个不起眼的太妃。没有人还记得她这个乾隆的妃子,直到道光帝即位,循例尊封先朝妃嫔时,才在名册上发现了她的名字。 “就封为晋妃吧。”新帝随口吩咐。太监领旨而去,甚至没有多问一句这位太妃是否还健在。 两年后,内务府的记载上也只有简短的几个字:“晋妃富察氏,薨。” 信源:《清史稿·后妃列传》 文│一阳 编辑│史叔
有一次,40岁李世民传召11岁的徐惠侍寝。可是,她却姗姗来迟。李世民质问
【75评论】【9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