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朝鲜的下场,才知道为什么我们不对俄罗斯进行军事援助。 在俄乌战场的炮火中,一个东方邻国派出的士兵身影若隐若现,他们的援助换来短暂补给,却埋下外交孤岛的种子。这场交易的账本何时翻篇? 2024年那会儿,俄乌冲突打得难解难分,俄罗斯那边弹药短缺,急需外援。普京直接飞到平壤,和金正恩签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里面有互助防御条款。这事儿一出,国际上炸了锅,因为联合国安理会早有决议,禁止朝鲜出口武器。可朝俄俩国不管不顾,关系直线上升,从经济合作跳到军事互助。条约12月正式生效,俄罗斯开始从朝鲜拉货,朝鲜也派人过去帮忙。这背景说白了,就是俄罗斯被西方制裁卡脖子,转头找东方伙伴解围。 援助规模可不小。从2024下半年起,朝鲜源源不断送去武器,总价值高达98亿美元,包括上百万发炮弹、数千枚火箭弹、上百枚弹道导弹。这些东西通过陆路和海路运到俄罗斯前线,直接补了俄军的火力缺口。光炮弹一项,就有上千万发,够俄乌战场用一阵子的。更狠的是部队调动,朝鲜派了1万多士兵过去,首批从2024年底开始,部署在库尔斯克地区。乌克兰情报说,到2025年1月,这些士兵伤亡就超3000人,其中不少是阵亡。韩国那边估算更高,到2025年上半年,死亡人数可能近4000。朝鲜官方4月底承认部分损失,但数字保守,实际远不止。士兵们本是精锐力量,现在折损严重,国内军力自然受影响。 这些援助不是白给,俄罗斯回馈了粮食、石油和现金,总额约20亿美元。朝鲜经济本就紧巴巴,GDP才285亿美元左右,这些东西确实解了燃眉之急,帮着稳住民生。可长远账算下来,亏本买卖。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明文禁止武器出口,朝鲜这么干,直接踩红线。美国、韩国、日本跳出来联合施压,2025年5月在纽约开会,谴责朝鲜破坏地区稳定。结果呢,国际制裁加码,朝鲜的金融通道更窄,贸易出口雪上加霜。外交空间被挤压,想跟谁合作都难,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孤立。国内经济靠计划调度,本来生产力弱,资源一外流,老百姓日子更苦。粮食配给紧巴巴,基础设施老化问题堆积,军工厂转产后,民生项目就得让路。 俄罗斯承诺的技术支持,听着亮眼,比如航天和防空系统,可实际交付寥寥。俄罗斯自己陷在乌克兰泥潭,哪有闲工夫大方?朝鲜想借机突破核武和导弹技术,风险却高到爆。2025年导弹测试几次失败,技术瓶颈卡在那儿。更别说士兵伤亡带来的国内波动,军队实力缩水,边防警戒都松懈。援助换来的短期快钱,掩盖不了长期危机。朝鲜经济本就脆弱,这次外流资源等于雪上加霜,GDP增长更慢,民生压力山大。国际社会把朝鲜当“麻烦制造者”,合作大门关得死死的。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掂量掂量。我们中国为什么不跟风援助俄罗斯?说到底,是算清了利害账。俄乌冲突复杂,全球格局敏感,谁公开站队俄罗斯,就等于跟国际秩序顶牛。西方甩制裁过来,我们跟那么多国家有经贸联系,一掺和,产业链、市场准入全乱套。在国际组织里,我们的话语权靠公正立场,若偏向一方,容易丢分。跟朝鲜不一样,我们更注重平衡外交,不想当炮灰。资源得先用在自家身上,修路、搞科技、改善民生,这些才是硬道理。 而援助后,国际制裁如潮水涌来,美国国会2024年10月就针对朝鲜动兵的事儿发声,乌克兰官员直指上万部队卷入。2025年7月,美国国务院报告朝鲜俄军合作违法,联合国机制启动监测。经济上,朝鲜工人被指派去俄罗斯建筑工地,涉嫌绕过制裁。俄罗斯拉朝鲜入伙,短期军力补上,可长远看,朝鲜成最大输家。士兵伤亡数据一出,国内情绪微妙,军力恢复得花时间。 说到底,这事儿提醒大家,国际合作得讲原则。军事援助听起来硬气,实际隐患多。我们中国路子对头,通过“一带一路”拉动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朝鲜的资源外流和孤立局面,就是活生生例子。
【俄罗斯真的力不从心啦】本来这个月15号,俄罗斯举办一场峰会:俄罗斯-阿拉伯峰
【12评论】【1点赞】
莫失莫忘
看你这篇真是浪费时间,驴头不对马嘴,纯属臆造,毫无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