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总统李在明正为自家主办的APEC峰会焦头烂额,距离开会没剩几天,中方参不参加

静芙说事儿 2025-10-17 14:50:46

韩国总统李在明正为自家主办的APEC峰会焦头烂额,距离开会没剩几天,中方参不参加的答复始终没等来。 这是韩国时隔20年再当APEC东道主,李在明砸重金翻修场馆、筹备活动,就想借这机会证明“韩国外交回来了”。 可中美两个关键角色都没给准话,尤其是中国外交部一句“目前没有可提供的信息”,让韩媒直言“中国不来,峰会颜面尽失”。 中方并非故意不给面子,这沉默背后,是韩国多年攒下的“旧账”,更藏着外交场上的核心逻辑。 韩国对这场峰会的执念极深,二十年未做东道主,李在明想借峰会摆脱“美国跟班”标签,为此砸了上万亿韩元筹备,把峰会当成“外交翻身仗”。 他的算盘很明确:请中国来修复关系,稳住美国,顺便在两大国间当“中间人”显分量。 可现实是中美都没松口,中国的沉默直接戳中韩国命门,韩媒连篇报道“少了中国,APEC算不上国际峰会”。 中方这态度不是拒绝,是要看韩国的诚意,中国向来讲究礼尚往来,真心合作即便有摩擦也能谈,可韩国一边靠中国市场赚钱,一边跟着美国围堵中国,这种操作没人会轻易接受。 九三阅兵就是明证,各国都派高规格代表,日本派了前首相,韩国只来个国会议长,事后还称“日程冲突”,转头就派高官参加美国主导的会议,明摆着把中国放次要位置。 2024年中韩贸易额达3280.8亿美元,中国已连续21年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三星、现代等企业半数利润依赖中国市场。 可美国喊搞芯片“去风险”,韩国立马加入限制对华出口,美军要在韩部署针对中国的无人机系统,韩国嘴上顾虑“影响中韩关系”,实际悄悄批了场地。 这种“吃饭砸锅”的操作,早把信任耗得差不多了。 而且还有历史旧账,比如萨德事件,2017年韩国允许美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直接触碰中国战略安全红线。 前总统文在寅曾承诺“三不一限’缓和关系,可萨德系统一直正常运作,去年韩国还批准了萨德基地环境评估,摆明要推进建设,信任这东西,破坏容易重建难。 韩国的核心问题是改不了“两头都要”的毛病,安全上抱紧美国大腿,驻韩美军维持2.85万规模的现状下,李在明没敢说半个不字。 经济上又离不开中国,2024年韩国对华出口占比达23%,比对美出口高7个百分点,这种矛盾的立场,让韩国在外交上始终站不稳脚跟。 这次APEC还成了美国的博弈舞台,特朗普多次放风想借峰会见中方,转头就加码AI芯片对华限制、推动供应链“脱钩”。 嘴上喊合作,手里举大棒,中方自然不会配合演“关系回暖”的戏码,这也是迟迟不表态的重要原因。 李在明的困境只能自己扛,他上台时喊着要收回战时指挥权搞“自主外交”,可关键时刻始终没底气。 美国让加入芯片联盟他没拒绝,美军升级驻韩基地他没反对,等到想修补对华关系,才发现信任早已耗尽。 他在公开场合反复提“要加强与中国对话”,却只换来中方“暂无消息”的回应,忘了外交从来靠行动而非口号。 乌克兰战争的教训摆在那,小国玩平衡不能偏心太明显,韩国一边拿中国当“提款机”,一边给美国当“桥头堡”,这种虚伪平衡术迟早翻车。 中方的沉默就是提醒:想当“中间人”先端平一碗水,想请中国参会得拿出真诚意。 什么是真诚意?得把萨德基地的事说清,别再“承诺一套做一套”美国对华打压时别跟风,把中国当真正的合作伙伴,而非需要时拉拢、不需要时冷落的“备胎”。 APEC本是经济合作平台,却被韩国搞成了“外交考试题”,答案很简单:李在明得放下“两头都要”的贪心,想明白长久安全靠不住美国讨好,经济繁荣离不了中国市场。

0 阅读:381

猜你喜欢

静芙说事儿

静芙说事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