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失联的4岁小女孩丁一已成功寻获,身体状况良好。据知情者透露,小女孩极为聪慧,昨晚雨冷风寒,她便钻进山洞避寒,最终被无人机发现。 当时,小女孩丁一坐在面包车里,跟着爷爷奶奶去地里秋收。到达后,爷爷奶奶下地劳作,丁一在面包车里睡觉。20分钟后,老人回到面包车旁,发现丁一不见了。此时车门未开,原本只留小缝的车窗却完全敞开。原来是丁一睡醒后不见大人,便从车窗爬出寻找,结果迷失了方向。此事牵动了众多人的心,消防官兵也四处展开搜寻,各种猜测让大家提心吊胆。 东北的十月,田埂上还留着夏末的草绿,可风一刮,就带着股钻人的凉。丁一的爷爷奶奶种了大半辈子地,最看重秋收,那天吃完午饭,老两口就合计着去村西头的玉米地,“趁天好,把最后两垄掰完,省得夜里下雨”。丁一前一晚跟着爸妈回村,新鲜劲儿还没过去,吵着要跟去地里看“大玉米”,拗不过孩子,爷爷奶奶就把她抱上了家里那辆旧面包车。 到了地头,太阳挂在头顶,晒得人暖洋洋的。丁一玩了一路,靠在后座的棉垫上没多久就睡着了,小脑袋歪着,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饼干。奶奶怕她闷,摸了摸车窗,把驾驶座旁边的车窗往下拽了点,留了个两指宽的缝,“这样透气,也不怕她爬出去”。爷爷锁好车门,还绕着车走了一圈,确认没问题,才和奶奶扛着锄头进了玉米地。 玉米秆比人还高,老两口钻进地里,只能听见彼此的说话声和掰玉米的“咔嚓”声。大概过了二十多分钟,天上的云突然厚了起来,风也急了,吹得玉米叶“哗啦啦”响,像是有谁在远处喊。奶奶心里发慌,总觉得忘了点什么,拉着爷爷说:“不行,我得回去看看一一,这孩子睡觉不老实。” 等两人快步走出玉米地,远远就看见面包车停在原地,可走近了一看,奶奶的腿瞬间软了——那扇留缝的车窗,这会儿完全降到了底,车门还是锁着的,后座上的棉垫空着,丁一不见了!“一一!一一!”奶奶趴在车窗上喊,声音都抖了,爷爷也慌了神,掏出老年机给儿子打电话,手指哆嗦着,按了三次才把号码拨对。 消息传得比风还快,村里的大喇叭一喊,没十分钟,地里的、家里的、刚从镇上赶集回来的,男男女女都往地头跑。有人问清丁一穿的红色小棉袄、黑色运动鞋,有人回家拿了手电筒和雨衣,有人骑着电动三轮车沿着村路往周边的树林、河沟里喊,“丁一!听见就答应一声!” 没一会儿,天就黑透了,雨也下了起来,先是毛毛雨,后来越下越大,砸在脸上冰凉。村里的书记联系了镇上的消防中队,很快,三辆消防车亮着警灯来了,红蓝的光在雨幕里晃得人眼晕。消防队员下车就问清了情况,分成几组,一组跟着村民沿小路搜,一组带着热成像仪往村后的山坳去——那片山有不少老山洞,是早年村民采石留下的,天一黑,根本看不清路。 村里的年轻人小李,前阵子刚买了架无人机,本来是用来拍地里庄稼的,这会儿也扛了过来。“我这机子能夜视,雨小点儿就能飞”,小李抹了把脸上的雨水,蹲在地上调试设备。雨稍微小了点,无人机“嗡嗡”地飞了起来,小李盯着屏幕,手紧紧攥着遥控器,生怕错过什么。 丁一的爸妈赶到时,浑身都湿透了,妈妈抱着丁一的小外套,沿着路边哭边喊,嗓子都哑了,“宝宝,妈妈来了,你别害怕”。爸爸跟着消防队员往山坳里走,脚下的泥沾了厚厚的一层,每走一步都要费很大劲,可他顾不上,嘴里不停地喊着“丁一”。 晚上九点多,小李突然喊了一声:“有了!屏幕上有个小红点!”大家赶紧围过去,只见无人机传回来的画面里,一个小小的身影蜷缩在山洞角落里,正是丁一!消防队员和丁一的爸爸赶紧往山洞跑,山洞不大,洞口被藤蔓挡着,爸爸第一个钻进去,借着手电筒的光,看见丁一缩在干草堆上,小脸冻得发白,看见他,小嘴一瘪,“爸爸”,声音细得像蚊子叫。 爸爸冲过去把她抱在怀里,感觉孩子身上冰凉,但手脚都能动,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后来丁一说,她睡醒了没看见爷爷奶奶,想开门又开不了,就学着爷爷的样子,拽着车窗的把手往下拉,居然真的拉开了,爬出去后,找不到大人,就顺着小路往山上走,下雨了,她看见山洞就躲了进去,“洞里黑,我就数玉米,等着你们来”。 第二天,丁一平安回家的消息传遍了村子,大家都松了口气。有人说这孩子聪明,知道躲山洞避雨;也有人说,幸好村民们团结,消防队员来得及时。可仔细想想,这事也给所有家长提了个醒:带孩子出门,哪怕只是离开一小会儿,也不能掉以轻心,孩子的安全,从来容不得半点侥幸。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辽宁失联的4岁小女孩丁一已成功寻获,身体状况良好。据知情者透露,小女孩极为聪慧,
微光下的暮色
2025-10-18 22:19:54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