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了,这次同学聚会上,我终于碰到了那个借了我 30000 元不还钱的女同学。我直接问她:“那笔钱什么时候还我!” 她犹豫了一下,加了我的微信,现场打给我。 五年前她找我借钱的时候,我们刚毕业一年,还经常约着吃火锅。那天她突然给我打电话,声音特别急,说她妈急性阑尾炎穿孔,要立刻做手术,家里的钱刚给她弟交了大学学费,凑不齐住院费,问我能不能借 3 万救急。我当时在一家小公司做行政,每个月工资扣完社保剩四千多,3 万是我攒了半年的钱,本来计划给我妈换台旧冰箱,还有给我爸买辆电动三轮车方便拉菜。 但我没好意思拒绝,毕竟是老同学,又是救命的事。我当天就去银行取了现金,在医院门口递给她。她接过钱的时候,眼睛红红的,拉着我的手说:“你放心,我三个月内肯定还你,到时候连利息一起给你。” 我摆摆手说不用利息,让她先顾着阿姨的病。 可三个月后,她没提还钱的事。我想着可能她妈还在恢复期,需要花钱,就没好意思问。又等了两个月,我妈说冰箱制冷越来越差,夏天肉放进去两天就坏,我才试着给她发微信,问她最近手头宽不宽裕。消息发出去,石沉大海,没收到回复。 我又等了一周,给她打电话,提示 “您拨打的号码已停机”。我有点慌,问了几个和她还有联系的同学,有人说她换了工作,去了外地;有人说她好像跟家里闹了矛盾,很少跟人来往。我试着加她新的微信,搜索她的手机号,发现账号设置了 “无法通过手机号搜索到”,搜她的名字,出来好几个,都不是她。 那之后的几年,我再也没联系上她。3 万对当时的我来说不是小数目,我妈知道后没怪我,只说 “钱没了再赚,别因为这事气坏了身体”,但我心里总像压了块石头。有时候看到商场里的冰箱,就会想起这笔钱,想起她当时说 “三个月内还” 的承诺。 这次同学聚会是班长组织的,说毕业十年了,大家聚聚。我本来不想来,觉得跟很多同学都没联系,没什么话聊,但班长说 “好多老同学都来,说不定能碰到你想找的人”,我才抱着试试的心态去了。 聚会定在一家连锁餐厅的包间,我到的时候,里面已经坐了十几个人,大家围着桌子聊工作、聊孩子,气氛挺热闹。我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刚端起茶杯,就看见门口走进来一个人 —— 是她。她比以前胖了点,穿了件米色的风衣,背着个名牌包,头发烫成了卷发,跟当年在医院门口那个慌慌张张的样子完全不一样。 她进来后,跟几个同学打了招呼,找了个空位坐下,正好在我斜对面。我盯着她看了一会儿,心里又生气又有点犹豫:要不要问?万一她还是没钱还,或者当场闹起来,大家都尴尬。可转念一想,这钱是我辛苦攒的,她当年承诺过要还,我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我端着茶杯走过去,在她旁边的空位坐下,没绕圈子,直接问:“你还记得五年前,你妈做手术,借我的 3 万块钱吗?那笔钱什么时候还我?” 她正在夹菜的手顿了一下,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周围几个聊天的同学也安静下来,目光都朝我们这边看。她放下筷子,低头沉默了几秒,然后抬头看着我,声音有点小:“记得,我一直想还,就是之前手头太紧,又换了联系方式,没找到你。” “现在能还吗?” 我追问了一句,没提这几年联系不上她的事,不想把场面闹太僵。 她犹豫了一下,从包里掏出手机:“我加你微信吧,现在转给你。” 我打开微信二维码,她扫了之后,没立刻说话,手指在屏幕上点了半天,然后把手机递给我看:“你看,3 万转过去了,你确认一下。” 我拿出手机,看到微信提示 “微信转账 30000 元”,点了确认收款。钱到账的那一刻,我心里的石头突然就落了,没想象中那么痛快,反而有点复杂。她看着我收款,小声说:“对不起,让你等了这么久。这几年我确实不容易,刚换工作的时候工资低,后来又跟人合伙开网店亏了钱,一直没脸联系你,也没脸来参加同学聚会。” 旁边的班长过来打圆场:“都是老同学,过去的事就别提了,钱还了就好,来,大家喝一杯。” 我端起酒杯,跟她碰了一下,没多说什么。她喝了口酒,又跟我道歉:“真的对不起,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尽管找我。” 我点点头,没接话,转身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后来聚会快结束的时候,她主动过来跟我要了手机号,说以后常联系。我存了她的号码,但没打算主动联系。钱要回来了,当年的委屈也淡了,只是心里清楚,这份同学情,早就因为这五年的失联和拖延,变得生疏了。 回家的路上,我给我妈打了个电话,说那 3 万块钱要回来了。我妈在电话里笑:“回来就好,以后再借钱给别人,可得想清楚,别再像这次一样,等这么久。” 我嗯了一声,挂了电话,看着手机里的转账记录,突然觉得轻松了很多。不是因为钱,是因为压在心里五年的事,终于有了个了结。
离谱!四川“野人小孩”赤裸爬行,父母拒管还怼:这是我们的生活雅西高速服务
【8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