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中国人不知道的是:印度除了极少数高知人士,其他包括印度高层精英,下至普通的国民大众,打心眼里是瞧不起中国,并对中国具有心理优势的,在印度的教科书里,佛教的东传被描绘成“印度文化对亚洲的征服”,而《西游记》则成了“中国人来印度取经的例子”,强调的是“印度是老师,中国是学生”。 印度学校的课本,那真是把“自嗨”发挥到了极致,就说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这事儿吧,课本上愣是写成“印度文化征服亚洲”,玄奘西天取经,走了十七年,十万八千里路。 在他们眼里,就是中国为了学印度文化,跑去当“学生”的苦差事,更离谱的是,他们还把《西游记》里的“九九八十一难”,说成是中国对印度文化的崇拜,孙悟空的本事,也硬是跟印度神话里的神通扯上关系。 这还不算完,印度有个传说中的“婆罗多王国”,说能覆盖整个南亚,他们就真把自己当亚洲文化中心了。 复旦大学有个教授去印度调研,发现他们讲佛教传中国的时候,绝口不提中国怎么把佛教变成自己的东西,反而说这是印度“文化征服”的证据,教授说印度种姓制度现在还严重,他们倒说这是“文化特色”,中国人不懂。 印度媒体报道中国,那真是有一套“黑滤镜”,中国航天发射成功了,他们要么说技术是抄俄罗斯的,要么挑点小毛病说事儿;中国哪儿发洪水了,他们就大肆渲染,说这是中国“体制不行”。 2017年中国首艘国产航母下水,印度《今日印度》杂志竟然说这是“苏联老设计的翻版”,中国5G领跑全球了,他们又说“印度软件人才厉害,就是缺硬件”。 这种报道,让印度老百姓对中国印象特别差,2025年有个调查,63%的印度人觉得中国经济就是靠抄和压榨工人,只有12%的人知道中国在5G、高铁这些领域的原创突破。 更搞笑的是,印度庙里的神像都是中国造的,他们知道了不是反思自己制造业不行,反而说要抵制中国货。 印度总爱和中国比,可比来比去,都是拿自己的“幻觉”当优势,比如他们说自己是“世界最大民主国家”,就觉得自己比中国好;GDP增速超过中国那几年,媒体就喊“印度世纪来了”,却不说中国经济体量是印度的五倍多。 军事上更逗,买了几架法国战机,就敢说空中力量碾压中国,也不看看中国歼-20都服役多少了。 这种“错位比较”,在印度高层特别明显,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后,印度封了中国59款应用,暂停中企项目,还不加入中国主导的RCEP。 然而现实情况是,2024年中印贸易额突破千亿美元大关,多年来,中国一直稳坐印度最大贸易伙伴之位,在手机、药品原料等诸多领域,印度对中国有着显著的依赖。 印度对中国的这种“自信”,说白了就是“补偿心理”,2025年数据,中国GDP是印度的五倍,军费是印度的3.5倍。 科技上,中国制造业占全球三成多,从5G到新能源汽车,啥都有;印度软件人才多,可产业链不行,成果都让美国拿走了。 这种差距,让印度又抵制又依赖,印度女性就业率不到20%,好多姑娘把去中国上班当成“逃离逼婚”的路,深圳电子厂里,印度女工都占12%了。 印度对中国的“谜之自信”,就是一场千年自嗨,从课本到媒体,从国际比较到现实矛盾,他们都在维护“我们比中国强”的幻觉。 可历史告诉我们,真正的崛起,不是靠打倒别人,是靠自己变好,印度还在为“火车挂票算不算基建”吵的时候,中国高铁都成全球最大网络了,印度媒体说港珠澳大桥是“面子工程”,中国工程师已经在规划更宏大的跨海通道了。 印度与其沉浸在“文明古国”的梦里,不如看看自己的问题:种姓制度、官僚腐败、基础设施差、制造业弱…… 这些才是阻碍印度崛起的真障碍,等印度学会放下零和思维,和中国在科技、基建上合作,或许才能突破“地区性大国”的瓶颈。
其实我们中国人不知道的是:印度除了极少数高知人士,其他包括印度高层精英,下至普通
掘密探索
2025-10-20 11:00:51
0
阅读: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