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火的苏超已经进入本年度的赛事尾声,其他“省超”则进度不一,现在的悬念除了各个省超最终的冠军归属,还有就是苏超之外,哪一家“省超”能够扛起营销与盈利的大旗? 苏超太强,无可撼动的行业标杆 抛开足球赛事的专业性不谈,苏超就是一场全民体育狂欢和一次商业神话。 在省级足球联赛的赛道上,苏超拥有独一档的统治力,营销布局与盈利规模甩开了其他“省超”好几个身位,是地方体育赛事的天花板。 仅以截至今年8月的数据来看,当时苏超的赞助商就从开幕时的6家飙升至32家,覆盖行业多达十余个,赞助费暴涨至300万元还一席难求,展现了极强的吸金能力,国内巨头和国际品牌都愿意投放至这个省级业余赛事。 盈利数据同样震撼,每一轮比赛所带动的旅游、出行、餐饮等场景服务营收持续暴涨,单场比赛带动的消费金额屡创新高,整个赛季下来将创造可观的综合经济效益,“十三太保”家家有份分享。 苏超的全民属性是其商业价值凸显的关键要素,“一人观赛变全家消费”成为常态,各个城市因地制宜,以各种方式把观赛群体直接转化为商业客流,将赛事与城市考核更是激起了所有城市的胜负欲,达成全域覆盖的效果,也激发了更深层的资源整合能力。 草根足球的商业化路径玩出了新花样,苏超也就此成为撬动区域经济的重要引擎。 川超、湘超、蒙超,能否差异化突围 复制不了苏超的成功,那就做最接近苏超的那一个。 这是各个“省超”的质朴想法,尤其以川超、湘超、蒙超凭借地域特色,走出了一定的营销亮点,收获流量与资金。 湘超揭幕战在长沙贺龙体育场吸引了4万多观众,同步推出的“湘超市集”聚集50余家品牌,茶颜悦色、文和友等本土网红品牌与麦当劳、旺旺等全国品牌同台亮相,2025万专属消费券进一步激活了城市消费氛围,一跃成为现象级区域IP。 川超的出圈又是因为成都的流量转化,“干翻成都”的民间口号一时爆火,遂宁虽然以大比分输给成都,但搜索曝光量暴涨数倍。成都双流体育中心首战上座率百分之百,周边餐饮消费上涨30%,商超客流量超22万人次。各地的操作也各有巧思,踢球什么的不重要,反正也干不过成都,赛事IP与文化输出可得做好了。 蒙超一边通过低门槛引流,一边精准绑定草原文旅资源,直接带火了“看蒙超、游草原”套餐,顺势在国庆中秋黄金周赚了一波。 把一场球变成一座城的好生意 营销出圈只是表象,各地“省超”真正看重的是盈利能力,这方面川超具有更接近苏超的潜力。 川超的招商能力可能只在苏超之下,四川银行以3000万元拿下独家冠名,青花郎、领克汽车等22家企业组成的赞助矩阵实力强劲,这一番操作下来,仅单场赛事的赞助收入与门票收益,就已能覆盖相当部分的运营成本。 成都赛区把“观赛、消费、复购”的组合玩明白了,其他赛区也紧随其后,强力主推消费场景拓新。川超的转化效率当然不及苏超的全域规模,但也搭建起了可持续的盈利模型。 相比之下,湘超的盈利潜力还有待挖掘,在全省统筹力度方面差了一点意思,各地的产业经济底蕴差距较大,湘超暂时难以形成苏超、川超那样的全域消费联动,只能先实现部分强点,如长沙、株洲等尽兴发挥。 至于蒙超,还处于“以赛养赛”的阶段,但可以冀望于文旅融合的长尾效应带来稳定收益。 说到底,各地“省超”的赛事商业能级从赞助结构上就有显著差距,苏超涵盖了国际品牌、全国巨头、本土龙头、烟花小店,站着把钱赚了。川超则是本土龙头挑大梁,全国品牌打辅助,大额冠名和精准植入效果更佳。湘超缺乏大体量的核心赞助,商业厚度有待提高。蒙超主打本土阵营,与其他“省超”差距明显。 总体来看,在营销创新和盈利能力上表现突出的川超领跑第二梯队,湘超、蒙超等多卡在了流量变现、规模突破上。 当各地“省超”的商业竞争从流量争夺进入生态竞争新阶段,苏超所搭建的“全域统筹、企业买单、全民消费”生态闭环效应凸显。看未来“省超”的竞争,谁能把一场球变成一座城的好生意,谁就能真正接过苏超的大旗。
川超、湘超、蒙超,苏超之外,哪家“省超”营销、盈利双丰收
数据读城
2025-10-20 13:14:59
0
阅读:866
用户48xxx67
苏超之下第二名不是赣超吗
用户48xxx67 回复 10-21 02:41
实际上赣超热度就是苏超之下第二名。自媒体不提估计是压根对这些情况不了解
jiu服你 回复 用户48xxx67 10-21 05:13
小可爱是真可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