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政府停摆进入第18天,美国街头出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约700万抗议者走上全国200多个城市的街头,高举“不要国王”的标语,表达对特朗普政府的强烈不满。 这场由进步派团体“不可分割”发起的大规模抗议,已经超越了传统政治示威的范畴,甚至深入到了传统的共和党票仓,多个深红州的议会大厦被抗议者包围。 耐人寻味的是,面对这场席卷全国的抗议浪潮,特朗普总统的回应令人玩味,他在召集800名美军高级将领回国训话时直言不讳地宣称:美国正在遭遇“叛乱”,那些抗议城市应该成为国民警卫队的“训练场”。 这番言论透露出特朗普政府对待国内抗议的新态度,也引发了外界对美国政治走向的深切忧虑。 这场抗议风暴表面上看由“不可分割”团体主导,该组织从2016年特朗普首次当选总统时便开始发展壮大。 但深层次观察可以发现,实际上形成了一个由多个组织构成的抗议联盟。 “全国联邦雇员联合会”代表着因政府停摆而被解雇的80万联邦雇员,“黑命贵”组织继续为少数族裔权益发声,环保团体则抗议政府的环境政策。 这些组织虽然诉求各异,但在反对特朗普政府这一点上形成了共识。 特朗普的盟友则将这场抗议运动定性为“反美行为”众议长约翰逊公开指责这是“仇美集会”,甚至重提麦卡锡主义的论调,称抗议者是“彻底暴露的马克思主义者”。 财政部长贝森特则指责抗议者在配合民主党延长政府停摆时间。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推行的一系列激进改革,确实触动了部分群体的利益,但精明的政治操作使他依然保持着相当稳固的支持基础。 在上层社会中,特朗普主要得罪的是民主党政客,而与背后的金主和利益集团保持了基本一致。 颇具争议的“大而美”法案虽然在短期内让美国国债突破37万亿美元,却通过大规模基建投资为特朗普赢得了重要的政治筹码。 这些政策虽然在底层民众中引发分歧,但支持与反对的声音基本形成零和博弈,最新民调显示,特朗普的支持率不降反升,说明其基本盘依然稳固。 经历了第一届任期内最后时刻被军方高层“背叛”的教训,特朗普这次显然做了充分准备,他在挑选内阁成员时格外重视忠诚度,这也解释了为何资历尚浅的赫格赛思能够出任国防部长的重要职务。 这种做法的效果已经显现:尽管政府停摆导致军饷发放困难,甚至出现军官需要贷款服役的情况,但美军内部并未出现大规模怨言。 新财年预算案中,国防开支获得大幅增加,这进一步巩固了特朗普与军方的关系,有分析认为,特朗普未必想要完全控制军队,但他确实需要确保军队不会站到自己的对立面。 当前美国政治生态中出现的一些现象令人担忧,特朗普曾在接待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时半开玩笑地表示:“利用战争延续总统任期是个不错的选择,或许我三年之后,也可以尝试一下。” 虽然以玩笑口吻说出,但在当前美国政治极化的背景下,这样的言论仍引发了广泛关注。 美国政府停摆已导致数十万联邦雇员失业,数百个政府项目陷入停滞,这场政治危机正在对美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而特朗普政府的应对策略将决定美国未来的政治走向。 随着2028年大选临近,美国政治局势变得更加复杂,特朗普政府加强对军队的影响力,究竟是为了维护国家稳定,还是为可能的政治危机做准备,目前尚难定论。 美国政治学者指出,美国正在经历自内战以来最深刻的政治分化,街头抗议与白宫回应之间的强烈反差,反映出美国社会在价值观和治国理念上的深刻裂痕。 在这个关键节点,美国民主制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特朗普政府的每一步决策,不仅影响着美国的未来,也将对全球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世界各国都在密切关注着美国的内部演变,这个曾经被视为民主典范的国家,正在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权力与民主的边界。 而对于普通美国人来说,他们最关心的是:这场政治风暴最终将把美国带向何方? 当700万人的呐喊遇上白宫的秘密布局,美利坚合众国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其未来的走向不仅关乎本国命运,更将深刻影响国际秩序的重新塑造。
荷兰,终于后悔了!10月29日任期一到,那个撒谎的荷兰部长卡雷斯曼,态度彻底
【20评论】【2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