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敢不敢跟中国打仗?肯定是敢的,这一点毫无疑问。为什么呢?原因其实很简单,美国军队的实力非常强大。不过如果真开战了,单挑我们也不见得一定会输,中美之间真正较量的核心在于科技和经济,实力才是最扎实的保障。
这份底气不是喊出来的,是靠真金白银堆的,它2025年近9000亿美元的军费摆在那,确实堆出了全球顶尖的军力架子,但敢打和能赢是两回事,中美较量的核心从来都是科技实力和工业根基,这才是真正的底气所在。
美军总爱拿电子战说事,EA-18G“咆哮者”号称能瘫痪对手雷达,还在演习中“击落”过F-22。
但西太平洋那次遭遇,它碰上了南昌舰就没讨到好,055大驱的346B雷达探测距离达500公里,不光能抗干扰,还能主动反制,几个回合下来,南昌舰打开垂发、万发炮瞄准,“咆哮者”只能掉头飞走,这说明美军的战术套路,我们早就摸透了。
航母领域的对比更能说明问题,美国造“福特”级航母的亨廷顿·英格尔斯公司,三分之一的特种钢材和维护用的7万吨浮船坞都来自中国,被列入出口管制后,三号舰“企业号”直接因缺料停工。
反观福建舰,电磁弹射测试早就完成,采用的中压直流技术能量转化率达90%,故障率仅0.1%,而美军“福特”号用的交流技术转化率才60%,故障率高达1.2%,连F-35C都没法常态化弹射。
水下战场同样有差距,美军“弗吉尼亚级”核潜艇依赖稀土造的永磁推进电机降噪,而中国对稀土技术和产品实施严格出口管制,美军重稀土储备仅够维持42天。
更关键的是,空潜-200反潜机带着磁异常探测器和上百枚声呐浮标,配合军舰和海底声呐阵列,能把水下目标精准揪出来,潜艇再想悄无声息闯进来根本不现实。
其实美国的短板很明显,表面武器先进,产业链却卡在外头,F-35每架要417公斤稀土,“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更是要用4600公斤,可美国本土缺重稀土矿,冶炼技术也跟不上,想摆脱依赖至少要十年。
而中国从北斗系统到军舰特种钢,从稀土冶炼到雷达部件全能自主生产,这才是硬实力。
说到底,现代战争拼的是体系和根基,美国那套霸权打法,遇上中国完整的工业链和针对性的技术布局,早就不好使了。
我们不主动挑事,但手里有扎实的实力,自然不怕事,家门口的防线从来都是靠真本事守住的。
对于这件事情,大家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