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军哭诉“中国战机近距离发射照明弹”,南部战区回应:侵闯西沙领空,中方依法驱离 20日,澳大利亚军方又开始恶人先告状,当天,澳防长马尔斯声称,一架澳军的P-8A侦察机在南海上空进行所谓“例行巡逻”时,遭到一架解放军苏-35战机的“不安全、不专业”对待——中国战机对澳军机发射了照明弹,其中两枚照明弹距离P-8A机身非常近。 这番声泪俱下的控诉,刻意回避了最核心的事实:这架P-8A侦察机早已非法侵入中国西沙领空,中方的驱离行动完全是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合法框架内进行的,所谓的“危险”不过是侵略者闯入门屋后被主人警告时的惊慌失措。 中方的驱离行动,完全遵循了国际通行的处置流程和专业规范,空中拦截驱离有着明确的操作逻辑,通常先通过公共无线电频道进行远距离警告,若对方无视警告继续逼近,则实施近距离伴飞外逼,只有在对方持续挑衅、拒不撤离的情况下,才会采取发射照明弹等警示性措施。 解放军南部战区在回应中提到的“依法依规跟踪监视、有力反制、警告驱离”,恰恰印证了这一流程。 要知道,苏-35战机作为一款具备高机动性的先进战机,最大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2500公里,作战半径达1600公里,中方选择用它执行驱离任务,既体现了快速响应的能力,也展现了保持克制的态度——若是换成其他国家,面对非法侵入领空的军机,很可能采取更为强硬的措施。 历史上,朝鲜曾击落入侵领空的美国EC-121预警机,伊朗也击落过侵入其领空的美国RQ-4无人机,相比之下,中方发射照明弹的警示手段已经极为克制。 这绝非澳大利亚第一次上演此类“恶人先告状”的戏码,早在2022年5月,澳军一架P-8A反潜巡逻机就曾进入中国西沙附近空域抵近侦察,不顾中方反复警告连续逼近领空,最终被南部战区海空兵力警告驱离。 今年2月,澳方再次炒作其P-8A军机与解放军歼-16战机发生“不安全互动”,而真相依然是澳军机蓄意侵闯中国西沙领空。 更有意思的是此前的一次事件,澳军机被解放军发射铝箔条驱离后,有澳媒报道称该机组人员被吓得不轻,回国后接受了近一年的心理治疗。 这次遭遇照明弹警告,不知道这个机组的士兵们是不是又要预约心理医生了,这种“打不过还敢来,来了又怕受委屈”的矛盾表现,充分暴露了澳军既想挑衅又胆小懦弱的本质。 澳大利亚之所以频频在南海挑事,背后有着清晰的战略依附逻辑,作为美国的铁杆盟友,澳大利亚将美澳同盟视为其安全政策的核心,近年来更是深度绑定美国的“印太战略”,心甘情愿当起了美国在亚太地区遏制中国的“马前卒”。 澳大利亚的炒作并没有得到多少支持,有外国网友直接嘲讽称,澳大利亚人要是这么难以接受中国的照明弹,那就不该飞到中国周边去挑衅。 这话说得一针见血,南海距离澳大利亚本土数千公里,中国从未派军机到澳大利亚周边海域进行侦察活动,而澳军却不远万里跑到中国家门口滋事,还反过来抱怨中方的防御措施“危险”,这种双重标准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事实上,各国对非法侵入领空的军机采取拦截驱离措施是国际惯例,俄罗斯就曾多次用苏-35战机拦截美军P-8A侦察机,最近距离一度达到7.6米,相比之下,中方的处置手段已经保持了极大的克制。 澳大利亚似乎陷入了一种战略误判,以为有美国撑腰就可以在南海为所欲为,但他们显然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中国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决心和能力不容小觑。 如今的中国在南海已经构建起由预警雷达、电子侦测、防空导弹组成的立体防御网,西沙永兴岛等基地的保障能力不断提升,解放军的海空力量早已具备应对各类侵权挑衅的实力。 军事专家就曾直言,澳大利亚下次“碰瓷”可能遇到的就会是更先进的歼-20战机,澳方的持续挑衅不仅无助于其自身安全,反而会加剧地区紧张局势,增加海空意外事件的风险。 中澳两国在经济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本可以通过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但澳大利亚却选择追随美国的战略步伐,在南海问题上不断挑衅中国,这种做法无疑是在损害两国关系的基础。 所谓的“不安全、不专业”指控,不过是掩盖其侵权本质的借口,国际社会对此看得一清二楚。 说到底,澳大利亚如果真的想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就应该立即停止这种无聊的挑衅行为,撤回在南海的军事力量,摒弃冷战思维和同盟依附心态,用理性和务实的态度处理与中国的关系。 要是继续执意在中国家门口耍威风,下次可能就不只是照明弹的警告了,到时候再哭着找心理医生,恐怕也难以弥补其战略误判带来的后果。 毕竟,任何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不容侵犯,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也是澳大利亚必须学会尊重的基本准则。
不救!这次必须硬气到底,让菲律宾彻底看清:中国绝不当‘冤大头’!菲律宾在南海搞事
【2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