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又要割韭菜了:苹果8条产线从中国搬到印度后,印度拿出1961年法律,说苹果不能只交印度的税,而且全球营业额的总税收… 大家好,今天咱们得聊聊苹果和印度这对“欢喜冤家”的新闹剧,当年喊着要抢中国“世界工厂”饭碗的印度,如今拿着半个多世纪前的老法律,要对苹果下“狠手”了。 2020年那阵仗还记得不? 疫情正凶,美国又盯着中国施压,苹果高调把8条核心生产线搬到印度,一时间不少人哀叹“中国制造要凉了”,甚至说以后得去印度找工作。 苹果更是放话,要在2026年底让印度产iPhone100%替代中国货出口美国,现在离目标就剩一年了。 可现实比剧本荒诞多了,苹果砸了几十亿,富士康、塔塔建了5家工厂,结果2026财年还得从中国调900万部iPhone补美国市场的缺口。 更糟的是,印度最近突然翻出1961年的《所得税法》,说苹果在印工厂的设备所有权算“业务关联”,得按全球营业额缴税,每年要多交上百亿美元。 这几天苹果高管急着飞印度磋商,就怕这把“老镰刀”真割下来。 这波操作属实把“卸磨杀驴”玩出了新高度。 印度明明接不住产能,却先想着薅羊毛,本土只能供应iPhone40%的零部件,60%核心部件还得从中国进口,每部手机成本比中国高5%-10%,良品率才93%,比中国的97%差远了。 更讽刺的是,印度制造业占GDP比重常年在13%-15%徘徊,工业产值还不如2003年,反观中国工业产值早超过G7总和,汽车出口也成了世界第一。 苹果的困境说白了是“自找的”,为躲关税风险一头扎进印度,却没算清营商环境的账。 印度这税法早有先例,2017年连F1赛事都因“实际控制权”被征税,现在轮到苹果一点不意外。 更闹心的是特朗普还跳出来反对苹果在印建厂,逼它回美国生产,真是两头受气。 其实这事儿戳破了“供应链转移”的假象:中国有92家苹果核心供应商,72小时能切换生产线,一天能产100万台iPhone,这些优势印度15年都追不上。 苹果看似多元化,实则还是离不开中国供应链。 说到底,制造业的根从来不是低人力成本,而是完整产业链、高效产能和稳定政策。 印度想靠“割韭菜”搞发展,只会把外资越推越远。 你觉得苹果会咬牙交这笔税,还是转头加码中国产能?印度这波操作能留住外资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印度又要割韭菜了:苹果8条产线从中国搬到印度后,印度拿出1961年法律,说苹果不
菲菲谈国际
2025-10-22 19:09:05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