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开心得太早! 在我们都在笑话荷兰抢安世抢了个寂寞的时候,没想到昨晚商务部部长就出马与荷兰通话了,可见我们对荷兰这般蓄意的操作不能掉以轻心。 有人笑话荷兰抢了个寂寞,只抢了个牌匾,或是抢了个办公室,结果反被中国用芯片和稀土出口管制了。安世所有的东西都是中国的,哪怕荷兰只抢走一块砖,都是成功的。 这公司现在是咱中国闻泰科技的子公司,2020 年彻底收购完成的,是咱半导体产业升级的宝贝疙瘩。可能有人不知道,安世在车载芯片领域有多重要 。 汽车照明、电子系统用的基础芯片,它占了全球 40% 的市场份额,大众、宝马这些大牌子都得求着它供货。 更关键的是,这公司的命根子全在中国:70% 的产能搁在咱这儿,东莞的工厂一分钟能切出 5 万片晶圆,全球 80% 的安世芯片都在这儿封装发货。 国内市场还贡献了近一半的营收。荷兰本土那厂房?也就干点研发、做点儿小批量货,连封测用的基板都得从外面买,跟咱东莞工厂比,效率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可荷兰偏要睁着眼睛说瞎话,9 月 30 号突然下命令,冻结安世一年的资产、知识产权,还逼着把中国董事长的职务撤了,让第三方接管股权,理由扯得离谱,一会儿说 “董事会有漏洞”,一会儿说 “技术有外流风险”,可问他们具体啥漏洞、啥风险,半个字都说不出来。 这哪是监管?明摆着就是抢!更让人恶心的是,荷兰还嘴硬说这是 “自主行为”,结果自家法院的文件把底裤都扒了。 6 月份美国就逼着他们赶走中国 CEO,不然就制裁安世,美国 9 月底刚出 “50% 规则”,荷兰第二天就动手,这巧合得也太假了! 有人说荷兰就抢了个总部牌匾、一间办公室,有啥可慌的?这话可太天真了!你以为他们真想要那栋楼?他们是想开个坏头,把 “抢中资企业” 这事变得 “合法”。 你看,英国之前就强制接管了中资的钢铁公司,澳大利亚正琢磨着抢达尔文港,这背后全是美国在推波助澜。 美国自己工厂成本高、没人愿意干活,搞不了 “再工业化”,就教唆盟友抢咱们手里的供应链节点,这叫 “体外再工业化”,从咱们嘴里拔牙,补他们的窟窿。 荷兰这次要是成了,下次法国、德国说不定就跟着抢咱们其他企业,到时候哭都来不及。 再说了,安世这 40% 的市场份额可不是闹着玩的。荷兰哪怕只攥着安世的 “名头”,就能借着 “管控企业” 的由头搅乱供应链。 咱一宣布对安世中国工厂实施出口管制,欧洲车企立马就慌了,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直接发函警告荷兰,说再折腾下去汽车就得停产,要集体起诉他们。 美国车企也急了,说供应断了会影响全行业。这说明啥?安世的命脉在咱这儿,但荷兰只要敢伸手,就能搅动全球产业链,逼咱们让步。他们要的不是那点产能,是拿捏产业链的话语权,这比抢工厂可怕多了。 还有人说咱有稀土和芯片管制,荷兰肯定扛不住。这话没错,咱手里的牌硬得很 —— 芯片制造离了稀土不行,安世的成本控制、交付速度全靠中国工厂,荷兰根本学不来。 可你看荷兰那态度,经济大臣卡雷曼斯都被逼着谈判了,还嘴硬说 “自主行为”,半点儿诚意没有。这说明他们不是怕了咱,是怕欧洲车企闹翻天,等这股风过去,指不定还会跟着美国搞事儿。 商务部部长这时候跟他们通话,就是敲警钟:别以为抢块砖不算事儿,咱门儿清,也绝不会惯着。 荷兰前驻华大使都说了,荷兰在中美之间根本没话语权,跟着美国瞎蹦跶,就是想当 “杀鸡儆猴” 的靶子。可这靶子要是真让他们立住了,以后美国的盟友们就得跟着学。 安世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美国荣鼎咨询早就预言,要盯着中资在海外的资产抢。咱要是现在笑荷兰 “抢了寂寞”,放松了警惕,下次他们抢更重要的企业时,就来不及反应了。 说一千道一万,安世的根在中国,产能、市场、效率全在咱手里,荷兰抢不走核心。但他们这伸手抢的动作,就是在挑战规则,就是在帮美国拆咱们的产业链。 商务部部长的通话就是信号:咱得看清这背后的阴谋,别被 “抢了寂寞” 的表象骗了。荷兰哪怕真就抢着一块砖,也是在宣告 “中资资产能随便动”,这风险太大了。所以啊,千万别开心得太早,盯紧他们的小动作,才是真的清醒。
不能开心得太早! 在我们都在笑话荷兰抢安世抢了个寂寞的时候,没想到昨晚商务部部长
云景史实记
2025-10-23 09:14:14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