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欧洲人的忍耐已到极点,中国不卖稀土就是在逼欧盟实施制裁! 先得把稀土这东

小茹吖 2025-10-23 20:55:33

德媒:欧洲人的忍耐已到极点,中国不卖稀土就是在逼欧盟实施制裁! 先得把稀土这东西说透,它不是咱平时地里挖的普通泥巴,是 17 种金属元素的统称。 别看名字里带个 “稀”,其实地球储量不算特别少,但它的金贵之处在于 “不可替代”。 现在不管是新能源汽车的永磁电机、手机里的芯片,还是风电设备的发电机、军工领域的导弹制导系统,都得靠稀土撑着。 尤其是全球都在往新能源转型,稀土的需求更是一年比一年涨得猛,说它是高科技产业的 “命脉” 一点不夸张。 而欧盟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程度,说出来可能得让不少欧洲企业捏把汗。 根据 2023 年欧盟自己发布的《关键原材料报告》,他们每年消耗的稀土里,有 85% 以上都得从中国进口。 不是说其他国家没稀土,蒙古国、巴西、澳大利亚都有储量,但问题卡在 “冶炼分离” 这一步。 稀土矿石挖出来只是半成品,得经过复杂的冶炼分离工艺,才能提取出能用的高纯度元素。 这环节技术门槛高不说,还特别污染环境,全球现在 90% 的稀土冶炼分离产能,都集中在中国手里。 这事儿往回倒三十年看,其实挺讽刺的。 当年美西方喊着 “全球化分工” 的口号,觉得开采、冶炼稀土又脏又累,利润还低,就主动把这些环节全转移到中国。 那时候他们一门心思算 “经济账”,只想着攥住下游高附加值的产业,比如造芯片、做汽车电机,压根没考虑过产业链会有 “断供” 的风险。 现在中国这边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开始对稀土开采和出口做合理管控,他们倒先急了,把 “卡脖子” 的帽子扣过来,还威胁要搞制裁,这算哪门子道理?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欧盟的双标操作。他们一边指着中国说 “不公平贸易”,一边自己却在偷偷搞保护主义。 前段时间欧盟内部还在讨论出台新规,要求所有在欧洲投资的中国企业,必须转让核心技术,采购原材料时还得优先用欧盟的商品和服务。 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 合着只许他们占尽好处,不许中国维护自己的资源和技术利益? 其实欧盟也不是没想过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2021 年他们就推出了《关键原材料法案》,喊着要在 2030 年前把关键原材料的对外依赖度降到 65% 以下。 但理想挺丰满,现实却骨感得很。 瑞典那座号称 “欧洲最大” 的稀土工厂,原定 2024 年投产,现在已经推迟到 2026 年了,光环评就卡了两年多,建成后的成本还比中国同类工厂高 3 倍。 为啥会这样?因为欧洲的环保标准确实严,但他们又不愿意承担冶炼分离带来的污染成本,一边要 “零污染”,一边又想低成本搞生产,这本身就是个矛盾题。 再说中国这边,也不是故意 “不卖稀土”。过去几十年,中国为了满足全球对稀土的需求,过度开采的情况很严重,不少矿区都留下了环境后遗症。 现在搞出口管制,一是为了保护有限的稀土资源,二是为了推动产业升级,让稀土开采和冶炼更环保、更可持续。 而且中国的管制完全符合 WTO 规则,不是恶意卡脖子 —— 就拿 2023 年来说,中国还向欧盟出口了近 1.2 万吨稀土,占欧盟全年进口量的 83%,这怎么看也算不上 “不卖” 吧? 说到底,用 “制裁” 解决问题的时代早就过去了。 面对稀土这样的关键资源问题,合作才是唯一的出路。

0 阅读:55

猜你喜欢

小茹吖

小茹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