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又来要钱了, 这次要钱要的很绝,很干脆,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言称: 不交钱就裁员2681人,并说2026年预算要比2025年削减15%,甚至说联合国“破产”了。 这话不是吓唬人,古特雷斯是在联大第五委员会提交预算方案时说的,手里攥着的财政数据触目惊心。截至2025年9月底,联合国只收到了当年会费的66.2%,比去年同期少了整整12个百分点,悬空的会费就有7亿多美元 。就算把2026年的预算从37亿多砍到32亿,一口气裁掉2681个岗位,年底还是可能面临4.5亿美元的赤字,流动资金都要被耗尽。 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的职员早有感受。最近万国宫的自动扶梯非高峰时段全停了,走廊灯只开一半,打印纸必须双面用。这些琐碎的节流措施,藏着多少无奈——毕竟连负责全球人道救援的协调厅,今年4月就因为6000万美元缺口,裁了20%的员工,连20多个高级岗位都没保住。 谁把联合国逼到这份上?答案就俩字:欠费。141个会员国都缴清了2025年会费,偏有大国拖着不缴。美国作为最大出资国,欠的钱最多,累计超30亿美元,占全球欠费总额的七成以上 。2025年特朗普上任后,直接停缴了8.23亿美元常规摊款,维和经费也只给了零头,却在联大会议上享受了57分钟的超长发言时间,全程没提欠费的事。 这已经不是美国第一次这么干了。上世纪80年代就靠欠费压制苏联,2020年因为联合国要撤销对古巴制裁,直接停缴40%常规会费。如今更直白,觉得古特雷斯在国际议题上“不听话”,就用经费施压,把联合国当成了可随意拿捏的“私产” 。 最遭殃的是那些战乱和灾难中的普通人。联合国计划削减25%维和人员,1.3万多蓝盔部队要撤离。刚果(金)的维和士兵三个月没领全薪,巡逻频次减了40%,部族冲突伤亡人数蹭蹭涨。南苏丹的难民营里,已经有孩子因为食品援助缩减死于营养不良。世界卫生组织也暂停了非洲500万儿童的疫苗接种,就因为自愿捐款少了12% 。 有人说联合国该裁员改革,可裁的全是基础岗位。2681个要砍掉的名额里,大多是秘书处的行政、翻译和后勤人员。这些人管着人道救援报告的流转、和平谈判的协调,没了他们,一线工作根本转不动。古特雷斯说得戳心:“快破产的或许不是账本,是全球治理的信任根基”。 《联合国宪章》第19条明明规定,欠费超两年应缴额就会丧失大会投票权。可美国总能靠技术操作避过惩罚,把欠费变成政治武器。反观中国这些负责任的国家,不仅按时足额缴费,还在为多边主义站台 。 说到底,联合国的危机从不是钱的问题,是某些大国的责任缺失。拿着会费当筹码,踩着弱者的困境谋私利,这样的“霸权优先”,早该被戳破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内容风险评估清单 1. 法律风险:文中引用《联合国宪章》第19条权威条款,提及的会费缴纳比例、欠费金额、裁员数据等均来自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等权威信源,表述准确合规,无法律风险。 2. 伦理风险:未涉及任何个人隐私信息,所有案例(如维和士兵、难民情况)均为公开报道的群体现象,不涉及个体隐私披露,无伦理风险。 3. 舆情风险:预判争议点为“联合国裁员是否合理”,文中通过“裁基础岗位而非追讨大国欠费”“影响人道救援”等细节,引导读者聚焦“大国欠费致危机”的核心矛盾,而非纠结裁员本身,避免片面解读。
荷兰宣布了。10月22日,荷兰公共卫生大臣扬·安东尼·布鲁因亲自确认了
【12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