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北京一位女老师遇到家长送礼,竟当着所有老师的面收下了,还把经过发上网,反倒引来网友一片喝彩 说起老师收礼,大家第一反应多半是“不妥”,可北京这位女老师的操作,却让人觉得暖心又坦荡——她不仅当着办公室所有同事的面收下家长送的礼,还把来龙去脉发上网,评论区全是“该收!就该这样!”的喝彩声,这事儿到底藏着怎样的故事? 原来前段时间,这位老师总在放学时看见班里一个学生孤零零站在学校门口,起初以为是家长堵车,可连着一周天天如此,她心里犯了嘀咕,索性主动给家长打了电话。电话那头,家长的声音带着哭腔,才说出实情:夫妻俩早就离婚了,孩子跟着妈妈过,而妈妈腿部有残疾,只能靠校门口的水果摊勉强维持生计,每天忙着进货、看摊,根本抽不出时间准时接孩子。 听着家长的难处,老师没多想就说:“您别操心了,放学我把孩子带回我家,等您忙完了再来接。”从那天起,每天放学后,老师都会牵着孩子的手回自己家,给孩子热饭、辅导作业,有时候孩子妈妈收摊晚,老师还会陪孩子读绘本、玩游戏,等家长来接时,孩子总是笑着说“今天在老师家吃了红烧肉”。 家长过意不去,在电话里哽咽着要给老师补贴伙食费,老师却一口回绝:“您要是给钱,我下次就不接孩子了。都是为人父母,我帮把手是应该的。”就这么过了快一个月,家长实在觉得麻烦老师,偷偷给孩子报了辅导班,想让老师能轻松点。可老师知道后,又托自己的关系,给孩子找了个特别负责的托管班,还跟老板磨了半天,给孩子争取到五折优惠——既解决了孩子的托管问题,又大大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一来二去,家长心里的感激实在憋不住,挑了两箱自家水果摊里最好的苹果和橘子,趁着送孩子上学时送到了老师办公室。面对这份沉甸甸的心意,老师没有推托,当着所有同事的面接了过来,笑着说:“这水果我收下,您的心意我更得收下。”转头第二天,老师就给孩子买了件厚实的棉袄,还有一个印着孩子喜欢的卡通图案的新书包,塞进了孩子的怀里。 后来老师把这事发上网,说:“家长送的不是水果,是她掏心窝子的感谢,我要是拒收,反倒让她心里不安。我回礼也不是客套,是真心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娃疼。师生一场是缘分,能帮一把就帮一把,这本来就是老师该做的事。” 这话一出来,网友们瞬间炸了锅:“这才是真正的人民教师!心里没鬼才敢大大方方说出来”“两箱水果算什么礼?这是家长的心意,不收才是见外”“比起那些收贵重礼品的,这位老师的‘收礼’和‘回礼’,才是师生关系最该有的样子”。 其实说到底,大家喝彩的不是“收礼”这件事,而是老师那份不带功利心的善良,和家长懂得感恩的真诚。两箱水果不贵重,一件棉袄、一个书包也不奢华,可里面装的是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温暖——老师用行动护了孩子周全,家长用真心回应善意,这样的师生情、家校情,才是最动人的模样。真希望这样的好老师能越来越多,这样温暖的故事能常常见到,毕竟教育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老师和家长一起,用爱把孩子托举得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