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现象,俄军导弹只打击乌克兰第聂伯罗河左岸电力系统。俄军却没有打,第聂伯罗河右岸电力系统。 为什么,俄罗斯战略精确打击,只袭击第聂伯罗河左岸目标,就是不打第聂伯罗河右岸目标?俄罗斯军方到底想要怎么样? 英国《电讯报》称,这就是俄罗斯最新打击策略。乌克兰在乌克兰西部有几个核电站和大型输电系统,俄军不能直接打核电站,会造成大面积核污染。 乌克兰西部可不是只有一座核电站,像赫梅利尼茨基核电站这些设施,都连着庞大的高压输电网络,而这些输电线路好多都要经过第聂伯罗河右岸。 这些核电站就像一个个“娇贵的大家伙”,运行起来一刻都离不开稳定的电力供应,不管是核反应堆的冷却系统,还是各种控制设备,一旦断电哪怕一会儿,都可能出大问题。 俄军要是打了右岸的电力系统,哪怕只是炸了几个变电站,都可能让西部核电站的供电跟着中断,到时候连锁反应就来了。 要知道核污染的后果有多严重,看看切尔诺贝利的例子就清楚了。1986年那回核事故,不仅让乌克兰15.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受了污染,840万人遭了辐射,近40万人被迫搬家,连周边国家都受了影响,直到现在那片地方还是禁区。这种教训太深刻了,俄军不可能不知道。 现在乌克兰的核电站虽然不是切尔诺贝利那种旧型号,但只要发生泄漏,放射性物质跟着风吹水流扩散,不管是乌克兰境内还是周边的俄罗斯、欧洲国家,都得遭殃。到时候国际社会的谴责肯定铺天盖地,俄罗斯在外交上会陷入绝境,这种代价谁也承受不起。 而且右岸的电力系统和西部核电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这些核电站输出的电力,一方面要供乌克兰内部使用,另一方面还通过专门的高压线路送到欧洲,比如赫梅利尼茨基核电站就有计划和波兰的电网连起来。 这意味着右岸的输电网络不仅是乌克兰的能源动脉,还连着欧洲的能源供应。俄军要是动了右岸电力,不光可能碰炸核电站,还会断了欧洲的部分电力来源,等于把整个欧洲都推到对立面,这显然不符合俄罗斯的战略利益。 再看左岸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左岸的电力系统主要服务于乌东的战场区域,跟西部的核电站没什么直接关联,炸这里的变电站、输电塔,不会影响到核电站的安全。 而且左岸是乌军重要的后勤补给区,不管是武器运输、通讯保障,还是士兵的基本生活,都离不开电力。 俄军打击左岸电力,就是要掐断乌军的能源补给,让他们的武器用不了、通讯断了线、冬天连取暖都成问题,这样就能削弱乌军的战斗力,这正是俄军一直以来的战术思路,之前他们打击乌克兰其他地区的电力设施,也是为了消耗对方的战争潜力。 从之前的例子也能看出俄军对核设施的谨慎态度。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冷却用水要靠卡霍夫卡水电站供应,之前卡霍夫卡水电站遭袭后,国际原子能机构立刻加强了在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存在,俄军也一直避免直接打击这座核电站周边的关键设施,就是怕影响核电站安全。 还有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俄乌冲突初期俄军控制过这里,但始终没敢破坏设施,后来还移交了控制权,说到底都是怕核污染这个“烫手山芋”。 所以俄军的算盘打得很清楚,打左岸电力能实实在在削弱乌军,还不用担核污染的风险;打右岸电力看似能扩大打击效果,却可能引爆核电站这个“定时炸弹”,招来无法收拾的后果。 这种选择不是偶然的,而是经过反复权衡的策略,既达到了军事目的,又避开了最危险的雷区,这就是为什么俄军只盯着左岸打,对右岸电力系统碰都不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