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立委王世坚接受采访时表示,郑丽文说她当选国民党主席候选人,民进党只送了一个花篮,但是没有发贺电。他是觉得心意到了就好,有送花就等于代表一切啊!代表民进党对国民党的祝福啊! 说实话,这事儿表面看是小家子气,可挖深了,牵扯到台湾两大党派纠葛多年的恩恩怨怨,还扯上两岸的敏感神经。 先说说郑丽文这个人吧,她可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新人,55岁的她,年轻时候是学运分子,还一度喊过台独口号,那时候她跟民进党走得近,甚至在陈水扁时代干过事儿。 可后来她转投国民党,成了蓝营的战斗派女将,这次国民党主席选举,她以黑马姿态杀出,拿下过半票数,65122票,得票率50.15%,直接当选。 国民党历史上第二位女主席,上一个是洪秀柱,郑丽文胜出后,马上收到中国大陆那边的贺电,强调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推动两岸交流。 这贺电来得快,内容也重,摆明大陆对国民党新领导寄予厚望,希望借此稳住两岸对话渠道。 国民党这次选举,本来就是党内大洗牌,上一任朱立伦干了几年,党内年轻人觉得老派作风太守旧,郑丽文就抓住这点,喊出改革口号,强调战斗力和世代交替。 她击败郝龙斌等对手,标志着国民党内部“非中华民国派”势力抬头,更偏向亲中路线。 选举前,国民党党员们热议两岸和平,她胜选演讲也直言要为区域和平努力,避免冲突。 这不光是党内事儿,还牵动整个台湾政局,毕竟,国民党作为在野党,怎么定位自己,对抗民进党的执政,会直接影响明年地方选举和后年的大选。 再说民进党这边,赖清德身为总统兼党主席,反应挺低调,只送了个“高票当选”的花篮到国民党总部,没署名,也没发贺电。 郑丽文一看不乐意了,直说赖没格局,是台湾的悲哀,她觉得身为执政党领袖,应该更正式点表示祝贺。 可赖清德团队没多解释,估计是考虑到两岸敏感,避免被扣上亲中帽子。 民进党这些年强调本土化,对国民党亲中路线保持距离,这次送花篮已经算客气了。 想想过去,国民党在马英九时代推动两岸交流,签ECFA经济协议,民进党当时猛批卖台。 现在角色互换,民进党执政,国民党在野喊和平对话,民进党自然谨慎,不想给对手太多面子。 王世坚这番话,就戳在这节骨眼上,他是民进党老将,口才犀利,接受访问时说,郑丽文抱怨花篮不够,心意到了就好,有花就代表祝福,别在小事儿上纠缠。 他还劝郑丽文雍容大度,专注该做的事儿,别像收礼人嫌礼物少,这话听起来接地气,很多人点头称是。 毕竟,政治圈里礼尚往来常见,可真要深究,谁欠谁贺电?国民党过去选主席时,大陆那边也发贺电,但民进党跟大陆关系冷淡,赖清德不发贺电也正常。 王世坚这回应,不光护着自家党,还点出政治该有大局观,别纠结形式。 这事儿闹开后,岛内舆论分成两派,一边觉得郑丽文小题大做,国民党刚选出新主席,就挑民进党的刺,显得格局小。 另一边说赖清德太傲慢,不给贺电是瞧不起对手,这拉扯出更多旧账,国民党内部也有人私下议论,新主席上任就闹这出,会不会影响党内团结? 毕竟,国民党这些年选举连败,从2016年丢掉执政权,到2020年大败,党员们盼着新领导带队翻身,可别因为小事儿分散注意力。 这花篮事件其实是台湾政党互动的缩影,国民党跟民进党纠缠几十年,从威权时代国民党一党独大,到民主化后民进党崛起,两党斗得你死我活。 可底层是两岸关系的影子,国民党坚持“九二共识”,希望跟大陆保持对话;民进党强调台湾主体性,避免被统战。 过去几年,两党在立法院打得火热,蓝绿对峙常闹到肢体冲突,郑丽文当选后,喊出要推动两岸和平,可民进党不买账,赖清德团队更专注美台关系,拉拢美国当后盾。 这次贺电风波,就暴露两党互信不足,小事儿放大,反映大问题:台湾社会分裂,蓝绿支持者壁垒分明,政党间难有真合作。 事件发酵几天,郑丽文团队低调回应,说会专注党务改革,国民党全代会11月1日交接,新主席上任后,第一要务是整顿组织,备战选举。 两岸方面,她复电大陆,感谢支持,强调共同基础,这信号清楚,国民党会继续亲中路线,但怎么平衡岛内反中情绪,是难题。 民进党内部,王世坚的话获赞,有人说这才是老江湖风范,不计小节,王世坚这些年以直言闻名,常批自家党弊端,这次护党又带点幽默,圈粉不少。 风波过去,台湾政坛还会继续热闹。国民党新领导班子怎么运作,民进党怎么应对,会直接影响岛内稳定。 两岸关系呢,大陆贺电后,国台办表态愿加强高层往来,顺应民众愿望,推动和平。 台湾民众最盼啥?不是贺电花篮,而是实打实的和平繁荣,两党多点包容,少点口水仗,日子才能好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