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报道,美国财长贝森特对我国贸易代表李成钢不满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就是西班牙谈判,美方代表团,当众放话要加码半导体管制,以为能拿捏住局面。结果李成钢根本不按他们的剧本走,当场就下令启动对英伟达的反垄断调查,这手快得让美方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 要知道英伟达可是美国半导体产业的心头肉,靠着对华出口赚得盆满钵满,突然被查反垄断,不光股价当天就波动,更打乱了美方想用半导体卡脖子的全盘计划。美方本来想靠威胁施压,没想到反被将了一军,整个代表团当场就懵了,后续的谈判节奏全被中方带着走,这口气贝森特自然咽不下去。 要是光这一件事,贝森特可能还不至于这么失态,真正让他窝火的是8月份华盛顿那趟谈判。美方之前明明主动邀请李成钢赴美落实两国元首的共识,结果谈崩了之后,贝森特反倒翻脸不认账,在记者会上撒泼说人家是“不请自来”。 更离谱的是,当时美方正憋着对中国造船业搞301调查,还打算加征高额港口费,李成钢只是客观提醒他们,这种单边主义措施真落地,全球航运市场肯定得乱套。这话到了贝森特嘴里,居然变成了“威胁要引发全球混乱”,甚至还给李成钢贴“战狼”标签,说人家“不尊重美国”。 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贝森特这是自己理亏又没辙,才拿谈判代表撒气。马德里会谈刚达成点共识,美方转头20多天里就密集出台20项对华打压措施,又是搞实体清单的“穿透性规则”,把上千家中国企业间接拉进限制名单,又是执意要落地港口费政策。 中方也没惯着,直接依法对美国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10月份还加了5种中重稀土的出口管制,这下可戳中了美国的死穴。美国80%的稀土都得从中国买,F-35战斗机的零件、特斯拉的电机,离了这些稀土根本造不出来,而他们自己的储备撑死也就够42天,短期内找替代源纯属空想。 军工企业急得跳脚,国内通胀也压不住,加征的港口费最后全转嫁到美国消费者身上,美国家庭平均一年得多掏1300美元。贝森特作为财长,管着经济却解决不了这些麻烦,想联合G7盟友施压,结果日本忙着选首相没空理他,韩国要平衡对华关系,欧洲盯着对俄事务,压根没人响应。 本来想拿谈判代表开刀,逼着中国换个“温和”的对手,没想到中国直接免去李成钢在WTO的闲职,让他专心搞中美谈判,等于明着告诉美方:想换对手没门。 更让贝森特难受的是,中方的反制全在规矩里,不管是反垄断调查还是稀土管制,都符合世贸规则,挑不出一点错处。美方想骂街抹黑,中方就摆事实讲道理,商务部直接把访美邀请的证据亮出来,戳破了“不请自来”的谎言。后来艾睿电子被撤销对华贸易限制,明显是美国企业扛不住了,逼着政府服软。 说到底,贝森特的不满根本不是因为李成钢“态度不好”,而是因为中国再也不是以前那个能随便拿捏的了。美国习惯了霸道施压,现在遇上敢接招还能精准反击的对手,自己的霸权套路失灵了,既放不下身段平等谈判,又扛不住反制的代价,只能靠撒泼打滚维持表面强硬。这哪是对谈判代表不满,本质上就是自己牌打烂了,找不到台阶下罢了。 参考资料: 直新闻 《美财长指责中方谈判代表李成钢 商务部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