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有个叫老杨的男人,当年娶了个二婚的艾女士,艾女士带着个2岁的儿子。 老杨那可是真心实意,对这个继子杨力,就跟亲儿子一样疼,一养就是13年。 这13年里,老杨的付出那可都是实实在在的,杨力也一直把老杨当成亲爸看待,一家人看着也挺和睦。 可谁能想到,过了13年,老杨和艾女士还是离了婚,当时15岁的杨力跟着妈妈生活。 离婚的时候,老杨也没说接着养这孩子。 后来老杨又再婚了,生意还越做越大,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然而,命运弄人。 6年后,老杨生病去世了,留下了一大笔财产,3套房、195万存款还有公司股份,关键是还没写遗嘱。 这下可热闹了,继子杨力找上门来,说自己跟继父老杨有过13年的抚养关系,按照法律规定,自己有权利继承遗产。 杨力还拿出了转账记录,还有写他名字的房子,说老杨一直都支持他,在他心里,老杨就是亲爸,这财产他理应分一份。 可老杨的亲生父母和现任老婆金女士不干了,他们坚决不同意杨力继承遗产。 他们说,离婚后老杨就没管过杨力,还拿出了一份协议,说那些转账都是给杨力买房用的,根本不是什么抚养费。 两边各执一词,谁也不让谁,最后只能对簿公堂。 法院一审的结果出来,让杨力有些难以接受。 法院认为,离婚的时候老杨并没有表示要继续抚养杨力,从那一刻起,他们之间的抚养关系就已经不存在了。 而之后老杨给杨力的那些钱,也不能认定为抚养费。 所以,法院没有支持杨力的诉求。 这事儿啊,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13年的抚养情分,在法律和利益面前,似乎变得有些脆弱。 杨力觉得自己和老杨情同父子,应该有份继承; 而老杨的家人则觉得,离婚后关系就断了,不该再分财产。 其实,在感情和法律的交织中,很多事情都不是那么简单。 亲情固然重要,但法律也有它的准则。 这件事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在处理家庭关系和财产问题时,还是得提前做好规划,写好遗嘱,免得日后引发这么多不必要的纠纷。 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财产纠纷 婚姻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