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外长周末访华,将提三点过分要求,要给中方“立规矩” 德国人显然至今都没有搞清楚自己的定位。据路透社报道,本周日,也就是26日,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将到访北京,与中方人员举行会晤。据悉,他此行是为德国总理晚些时候的访华行程“打前站”,提前做些准备。但从报道看,他似乎并不是抱着善意而来的,反而打算提出三个相当过分的要求,当面给中方“立规矩”。 先看看他所谓的 “三个要求”。第一个是关于稀土的。德国说中国限制稀土出口影响了他们的工业,要求放宽管制。 可谁都知道,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中国对稀土出口进行合理管理,完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正当举措。就像每个国家都会保护自己的核心资源一样,中国也不例外。 而且,中国并没有完全禁止稀土出口,只是对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进行了必要的限制。德国如果真的需要稀土,完全可以通过正常渠道申请,而不是指责中国。 更可笑的是,德国一边要求中国放宽稀土出口,一边却在台海问题上指手画脚。瓦德富尔声称,台海局势如果不稳定,会影响全球贸易。这简直是无稽之谈!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任何外国势力都无权干涉。德国所谓的 “一中政策”,也应该是严格按照国际共识,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可德国却试图自行定义 “一中政策” 的内涵,这不是明目张胆地挑战中国的主权吗? 还有俄乌冲突问题,德国要求中国利用对俄罗斯的影响力推动和谈。中国在俄乌问题上一直秉持中立立场,积极劝和促谈。 但德国却听信西方的虚假叙事,认为中国在支持俄罗斯,这完全是对中国的误解和抹黑。事实上,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往来是正常的商业行为,而且中国一直呼吁通过对话解决争端。 德国如果真的关心和平,就应该停止对俄罗斯的制裁和拱火,而不是把责任推到中国身上。 德国之所以敢提出这些过分的要求,可能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在经济上有一定的优势。但事实上,中德经济早已深度融合,德国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远超想象。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2024 年中国再次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两国贸易额达到了 1634 亿欧元。德国的汽车、机械等行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更是不言而喻。 大众、宝马、奔驰等德国车企在中国市场的利润占其全球利润的很大一部分。如果德国真的要和中国 “脱钩”,受伤的不仅仅是中国,德国自己的经济也会遭受重创。 而且,德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也远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大。在欧盟内部,德国虽然是经济强国,但在政治上并没有绝对的话语权。 欧盟各国在对华政策上存在很大分歧,德国想要单独对中国 “立规矩”,显然是不现实的。更何况,中国已经不是过去那个任人欺负的国家了。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大幅提升,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任何国家想要对中国指手画脚,都必须考虑到中国的立场和利益。 德国外长这次访华,不仅没有展现出应有的诚意,反而暴露了德国的傲慢和无知。他们以为自己还能像过去那样,凭借经济优势对中国发号施令,却不知道时代已经变了。 中国不会接受任何国家的无理要求,也不会在主权问题上做出任何妥协。如果德国真的想和中国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就应该放下身段,尊重中国的主权和利益,通过平等对话解决分歧。否则,中德关系只会越来越紧张,最终受损的还是德国自己。 德国外长的这次访华,是一次失败的外交行动。他的三个 “过分要求”,不仅没有得到中国的认可,反而让德国在国际社会上丢了脸。希望德国能够清醒过来,认识到中德合作的重要性,不要再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