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夜不能寐”到“观屏易困”:藏在作息里的气血信号临床常遇患者反馈:调理后十点

凌凡评健康 2025-10-25 09:04:47

从“夜不能寐”到“观屏易困”:藏在作息里的气血信号

临床常遇患者反馈:调理后十点看手机便昏沉欲睡,而从前刷到午夜仍精神亢奋。这看似寻常的作息变化,实则是身体气血渐复、阴阳趋向平衡的信号。

中医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夜间23点后为胆、肝二经当令,需以静制动、养藏阴血。若既往熬夜亢奋,多因肝阴耗损、虚火内扰——肝阴不足则魂不守舍,虚火上炎则心神浮越,故屏幕刺激下更难入静。

调理后“观屏易困”,恰是肝血渐充、虚火渐敛的表现:肝血足则能濡养心神,虚火退则心神得安,此时屏幕光线的轻微耗扰,便会触发身体“需静养以养藏”的本能反应,而非从前“阴不制阳”的亢奋代偿。

需知“困意”并非虚弱,而是身体自我修复的提醒。若此时顺应节律入睡,更能助肝藏血、心安神定,形成“气血足→能安睡→气血更足”的良性循环;反之若强撑熬夜,恐再次耗伤阴血,打乱调理节奏。

养生之道,从来不在刻意强求,而在读懂身体的“求救”与“向好”信号——从“熬得动”到“熬不动”,差的或许不是毅力,而是一份气血充盈后的从容。

0 阅读:13
凌凡评健康

凌凡评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