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突然宣布 10月25日消息,美国通用汽车24日宣布裁员200多人,基本都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师,理由是“业务状况”;前一天里维安刚裁了600多人,占员工总数4.5%。 汽车行业正经历着刺骨的寒冬。通用汽车挥刀砍向核心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团队,里维安紧随其后裁撤数百人,这些工程师曾经是车企数字化转型的宠儿。冰冷的"业务状况"四个字背后,是无数个家庭突然断裂的经济来源。 传统制造业与科技行业的碰撞正在重新洗牌。去年特斯拉也裁撤了自动驾驶团队近200人,微软关闭了汽车业务部门。看似孤立的裁员事件串联起来,勾勒出整个产业在电动化转型中的集体阵痛。 华尔街的掌声与工程师的泪水形成残酷对比。通用汽车宣布裁员当天股价上涨1.2%,里维安裁员消息后股价攀升3.7%。资本市场用真金白银投票,认可这种"降本增效"的残酷逻辑。 数字化转型的承诺正在褪色。三年前这些车企还在大张旗鼓招募软件人才,承诺打造"轮子上的智能手机"。如今经济寒风吹袭,最先牺牲的恰恰是这些曾经的战略要地。 被裁员的工程师们陷入两难境地。传统汽车制造商在收缩,科技巨头也在放缓招聘。这些专业人才突然发现自己卡在产业转型的裂缝中,技能既不够传统又不够前沿。 汽车产业的变革远比表面看起来深刻。这不只是燃油车到电动车的转变,更是整个产业链价值重构的过程。当软件定义汽车遇到市场瓶颈,企业选择回归制造本质也不难理解。 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的阴影笼罩着这些决策。去年历史性涨薪协议给车企带来巨大成本压力,资方不得不从其他环节寻找平衡。工程师群体成了这场劳资博弈的意外牺牲品。 中国市场正在上演截然不同的故事。比亚迪上半年逆势招聘3万名研发人员,蔚来持续扩大软件团队规模。东西方汽车产业战略在这个秋天显示出明显分野。 那些抱着改变世界梦想加入车企的工程师们,突然被拉回残酷的商业现实。当财务报表的压力超过技术创新激情,再美好的愿景也要向季度财报低头。 汽车行业或许正在重复科技圈的轮回。从疯狂扩张到理性收缩,从重金挖人到精简优化,这个超过百年的传统产业在数字化浪潮中依然找不到稳妥的航向。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