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不在的软暴力,看似无形却危害巨大的问题。 随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深入,明目张

涵涵聊社会 2025-10-26 11:55:38

无处不在的软暴力,看似无形却危害巨大的问题。 随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深入,明目张胆的打砸抢烧确实少见了,但黑恶势力并未消失,而是转化为了更具隐蔽性的"软暴力"。这种暴力不见血,却同样伤人,甚至造成的心理创伤更难以愈合。 那么,什么是软暴力呢?根据我国法律界定,软暴力是指通过滋扰、纠缠、哄闹、聚众造势等手段,对他人形成心理强制,影响正常生活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比如,半夜反复敲门却不见人、在你家门口扔垃圾泼油漆、无休止的骚扰电话、用无人机在窗口盘旋、或者恶意散布谣言——这些都是软暴力的常见形式。它们虽然不直接伤害身体,但会让人长期处于恐惧和焦虑中,有的受害者甚至因此患上抑郁症,乃至被逼自杀。 过去,打击软暴力确实存在"气死公安局,法院没法办,群众有意见"的困境。但如今,国家已经出台了专门的法律规定。2019年4月,"两高两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实施"软暴力"的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将软暴力界定为违法犯罪手段,并规定了其表现形式和认定标准。这意味着,软暴力不是小事,而是法律明确打击的行为,可能构成寻衅滋事、敲诈勒索等罪名。 那么,面对软暴力,我们该怎么办? 首先,绝不能认怂退缩。你的妥协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 其次,要有意识地调查取证。遇到跟踪,可以上前质问并录像;听到谣言,要揪住来源查问;对骚扰电话,要注意保存记录。取证虽然不易,但这是维权的基础。 最后,要勇敢地运用法律武器。及时报警,或者寻求专业法律人士的帮助。例如,石家庄公安机关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期间就打掉了31个非法讨债黑恶势力团伙,这表明法律正在为受害者撑腰。 朋友们,软暴力不是灰色地带,而是法律亮剑的重点。让我们树立起"软暴力也是违法"的坚定观念,不畏惧,不退缩,善于取证,勇于依法反击。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共同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宁,让黑恶势力的"软暴力"无处遁形!

0 阅读:13
涵涵聊社会

涵涵聊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