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亚洲行暗藏三大棋局!稀土博弈牵动中美生死战

红楼背疏影 2025-10-26 15:15:01

快讯!快讯! 美国白宫宣布 ! 10月26日,美国白宫发言人宣布,美国总统特朗普已于当地时间25日晚间登上空军一号,宣布开启他第二任期的首次亚洲三国行,七天行程第一站是马来西亚,接着转飞日本、韩国,中途还要在卡塔尔多哈稍作停留。 此次访问并非常规性外交议程,而是服务于美国在亚太地区核心利益布局的战略行动,蕴含多重深层考量。 值得注意的是,访问启动前夕,中美经贸团队已在吉隆坡举行新一轮磋商,使得此次亚洲之行与中美博弈语境形成紧密关联。 从行程设计可见其战略层次:首站选择东盟成员国马来西亚并出席东盟峰会领导人工作晚宴,核心目标在于依托东盟平台构建区域经济协作网络,强化美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联结; 后续访问日本、韩国则聚焦同盟体系巩固——作为美国在东北亚的两大核心盟友,美日、美韩同盟是美国维持亚太军事存在与地缘影响力的关键支柱,此次访问旨在深化三边安全协作与防务协同。 卡塔尔多哈的经停则暗含能源安全与中东战略联动的考量,形成“东南亚-东北亚-中东”的跨区域布局。 此次访问的直接战略背景是中美博弈升级与关键矿产供应链竞争。10月9日中国出台稀土管理新规后,美国面临严峻的供应链安全压力,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占据核心地位,2023年稀土矿产量占全球60%以上,加工环节市场份额更是高达92%,形成“开采-加工-应用”的全链条优势,而美国70%的稀土化合物及金属进口依赖中国。 在此背景下,特朗普政府将“关键矿产供应链自主化”列为核心目标,试图通过与亚洲伙伴签署合作协议构建替代供应链,为中美经贸谈判积累筹码,缓解稀土管制对美国高端制造产业的冲击。 地缘安全是此次访问的另一核心议程。美国在日本、韩国均设有常态化军事基地,构成其东北亚安全战略的两大支点:驻韩美军承担东北亚前沿威慑功能,是遏制区域安全风险的关键存在;驻日美军则依托美日同盟实现西太平洋海域的力量投送。 此次访问期间,特朗普政府预计将与日韩磋商三大议题: 一是提升防务费用分摊比例,强化盟友防务责任绑定; 二是推进联合军演常态化,提升协同作战能力; 三是深化军事技术合作,巩固美国在区域军备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最终服务于“印太战略”框架下的军事优势维持。 然而,美国构建替代供应链的目标面临显著现实瓶颈。尽管特朗普政府于10月20日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签署价值85亿美元的关键矿产合作协议,但行业分析显示,澳大利亚虽具备丰富稀土储量,却存在产业链基础设施薄弱、加工技术不成熟等结构性缺陷,导致规模化生产能力不足,单位加工成本显著高于国际平均水平。 国际矿业专家普遍预判,美国要实现稀土供应链的完全自主化,需完成“勘探-开采-加工-提纯”全链条重构,周期至少10至20年,短期内难以摆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 特朗普政府的对华策略呈现“施压与诉求并存”的矛盾性。访问启程前,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向随行记者表示“希望中方参与俄乌冲突议题协商”,此表态实质是典型的“议题联动”外交策略——一方面试图将俄乌冲突调解责任向中国转移,另一方面借议题绑定向中方施加压力,谋求其在中美经贸谈判中在稀土出口、市场准入等议题上作出让步。 而中国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始终秉持客观中立立场,坚持基于事情本身是非曲直推动停火止战,这一立场构成对美国议题绑定策略的天然对冲。 此次访问对亚太地缘格局的潜在影响呈现二元性: 经济层面,若美国与东盟及日韩达成实质性经贸与矿产合作协议,将推动区域经济协作格局向“美国主导的价值链重构”方向发展,但也可能引发区域国家对“经济依附性”的担忧,部分国家或通过强化多边协作维持战略自主; 安全层面,美日韩军事合作的深化可能加剧东北亚军备竞赛风险,刺激区域安全困境升级,进而促使其他亚太国家调整安全策略,对区域安全架构形成冲击。 特朗普此次亚洲之行本质是“经济筑基、安全固盟、对华制衡”的复合型战略布局,其核心目标在于通过强化区域协作提升美国在亚太的战略主导权,为对华博弈构建侧翼支撑。 但这一布局面临多重制约:替代供应链构建周期漫长、盟友利益诉求分化、对华策略内在矛盾等因素均削弱其实施效能。 亚太地区各国的战略自主意识不断提升,美国的“单边主导”模式与区域“多元协作”的发展趋势存在本质张力,此次访问的实际成效仍取决于美国与区域国家的利益契合度及政策灵活性。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信息来源:特朗普已启程!将访问马来西亚、日本与韩国 2025-10-26 10:13·海峡网

0 阅读:1092
红楼背疏影

红楼背疏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