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 郭芸廷 据报道,印度首都新德里近日被严重雾霾笼罩,当地空气污染长期高居全球最糟水平之一,引发民众不满。为压低污染,当局10月28日出动飞机在城区上空实施“人工增雨”试验,即向云层喷洒特定化学物质,尝试催生短时降雨,以把空气中的悬浮污染物冲刷到地面。 德里方面表示,此次试验由地方政府与印度理工学院坎普尔分校合作完成,未来几天还将继续类似操作,并预期部分地区会在数小时内出现阵雨。当局希望借此在短期内缓解“爆表”的污染指数。根据监测数据,新德里当日空气质量仍处于“非常差”级别。 新德里及周边地区居住着三千多万人,几乎常年位列全球污染最严重地区。瑞士空气质量监测机构IQAir今年早些时候的报告显示,全球污染最严重的10座城市有6座在印度,而新德里是全球污染最严重的首都。每到冬季,空气情况尤其恶化:周边邦农民焚烧农作物残余物,烟雾在低气温下被压在近地层,再与汽车尾气和工业排放叠加,使污染浓度往往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安全上限的20倍。 面对持续雾霾,地方政府已采取多项应急手段,包括暂停部分建筑施工、限制柴油发电机使用,在道路上洒水降尘并出动所谓“除霾喷射装置”向空气喷雾压尘。但这些措施被批评只是治标不治本。 印度理工学院新德里校区大气科学专家克里希纳·阿楚塔·拉奥(Krishna Achuta Rao)指出,“人工增雨”并不能真正解决污染问题。即使降雨能在短时间内减少空气中的悬浮颗粒,这种改善往往只能维持几天,随后空气质量会回到原状。他强调,唯有通过强有力且可执行的法律,实质性降低工业排放、车辆尾气和工地扬尘等各类污染源,才可能让印度的空气真正变好。他直言,当前这类“人工增雨式治理”,更多是在向公众展示“政府正在行动”,而不是根本性治理。 注:本文为亚太日报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