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最近对中国可重复使用火箭朱雀三号发表了评论:作为太空探索的“行业标杆”,马斯克这次说得相当实在:朱雀三号是在猎鹰9号的成熟架构上,加了星舰的“黑科技”,比如用不锈钢做箭体、烧液氧甲烷燃料,这套组合拳下来,性能说不定能超过猎鹰9号。能被对手这么夸,朱雀三号是真的拿出了硬东西! 要知道这俩技术有多关键:不锈钢箭体成本比传统铝合金低80%,还耐极端温差,特别适合反复用;液氧甲烷燃料烧完没积碳,火箭回收后检修都省事儿,理论上24小时就能再发射。再看硬数据,朱雀三号起飞推力超750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高18吨,发射成本能压到3000万美元以内,比猎鹰9号便宜不少,这性价比直接戳中了商业航天的痛点。而且它刚完成静态点火试验,年底就要首飞还敢试回收,进度快得惊人。 不过马斯克也没藏着掖着,话锋一转就说“星舰和朱雀三号有代际差距”。这话倒不是谦虚,星舰是奔着登月、上火星去的,全箭都能复用,运载能力更是朱雀三号的好几倍,目标根本不在一个维度上。但换个角度想,咱们的朱雀三号是民营公司蓝箭航天搞的,从立项到要首飞才两年多,能追着SpaceX的王牌型号打,这进步速度已经够震撼了。 其实马斯克早夸过中国航天“比想象中先进”,这次点评更像一种认可:中国商业航天已经从“跟跑”摸到了“并跑”的门槛。以前提起可回收火箭,大家只知道猎鹰9号,现在朱雀三号一出来,直接打破了垄断,以后国际发射订单有得抢了。 当然差距也得认,猎鹰9号都飞了500多次,火箭最多复用31次,这些工程经验得靠时间堆。但朱雀三号的后发优势摆在这儿,说不定首飞后靠着低成本、高效率能快速追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