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商人在义乌订了两千双鞋,付完定金后要求货到印度再结尾款。结果义乌商家直接发了两千只右脚鞋,结清尾款才给左脚鞋,这招乍一看像段子,其实还真是专门对付印度人的。 事情得从三个月前说起。在义乌做了八年鞋类外贸的老周,接到了一个印度商人的订单。对方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找到老周,看中了厂里一款卖得不错的帆布休闲鞋,一开口就订了两千双,还说后续要是卖得好,会追加更大的订单。老周一开始挺高兴,毕竟这么大的批量订单,对小厂来说不算常见,可聊到付款方式时,双方却卡了壳。 按老周平时的规矩,外贸订单都是先付 30% 定金,生产完成后客户验货,付完尾款再发货。可这个印度商人却提出,要先付 20% 定金,等鞋子运到印度德里的仓库,确认数量和质量没问题后,再付剩下的 80% 尾款。 老周一听就犯了嘀咕,做外贸这么多年,他太清楚远程收尾款的风险,尤其是往印度发货,物流周期长,一旦客户收到货后以各种理由压价甚至拒付,商家维权的成本极高,之前就有同行吃过这样的亏。 老周没直接拒绝,而是翻出了和印度客户打交道的过往记录。前年他曾给一个印度商人发过一千双运动鞋,对方也是要求货到付款,结果收到货后说 “鞋子尺码偏小”,硬是压了 40% 的货款,老周来回沟通了三个多月,最后还是亏了一笔钱才了结。 可订单也不想轻易放弃,老周和厂里的合伙人商量了一晚上,想出了个折中的办法,先按订单生产两千双鞋,但发货时只发右脚鞋。 半个月后,两千只右脚鞋通过海运运到了印度德里。印度商人打开集装箱一看就傻了眼,满箱的鞋子全是右脚的,根本没法正常售卖。 他立刻联系老周,质问为什么只发一半鞋子,老周才不急不慢地解释,当初约定的是 “先寄一半货物验样”,右脚鞋就是 “一半货物”,想要左脚鞋,就得按合同付完尾款。这下印度商人才明白,自己是被老周的 “文字游戏” 拿捏了。 其实老周这么做,也是无奈之举。义乌做外贸的商家,几乎都遇到过客户拖欠尾款的情况,尤其是一些远程订单,维权难度极大。 为了降低风险,大家慢慢摸索出各种应对办法:有的商家会在货物上做特殊标记,没收尾款前客户没法正常使用;有的会分批次发货,每批货对应一部分尾款;像老周这样按 “左右脚” 拆分发货的,在鞋类外贸里不算少见,既不会让客户完全拿不到货,又能牢牢掌握收款的主动权。 那个印度商人一开始还想争执,说老周 “不按常理出牌”,甚至威胁要投诉到平台。可老周早有准备,把当初沟通时的聊天记录、合同条款都整理好,明确指出是对方先坚持要货到付款,自己才提出分批次发 “左右脚” 的方案,而且合同里也写了 “尾款结清后交付完整货物”,对方没理由反驳。僵持了一周后,印度商人见实在没办法,只能乖乖把尾款打了过来,老周也信守承诺,当天就把两千只左脚鞋发了出去。 这事在义乌小商品市场传开后,不少商家都觉得老周这招 “既聪明又解气”。老周说,做外贸讲究诚信,但也得给自己留好后路,尤其是面对一些风险较高的订单,合理的防范措施必不可少,不然辛苦生产的货物可能白送,还得倒贴运费。现在他的厂里,针对不同地区的客户,还制定了不同的付款和发货方案,就是为了尽量避免坏账风险。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