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斯塔默表示,已经与特朗普电话沟通过,一致认为中国不能够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以迫使俄罗斯做出结束战争的举动。斯塔默和特朗普凑一起喊着“不准中国买俄油”,想靠这招逼俄罗斯停火,这话听得人哭笑不得。 斯塔默作为英国工党领袖,上任后一直试图在国际事务中展现存在感,而特朗普向来对中俄关系格外关注,两人这次在 “限制中国买俄油” 上达成共识,看似是跨阵营的合作,实则各有考量。 斯塔默想借美国的影响力,巩固英国在欧洲对俄政策中的话语权;特朗普则希望通过联合盟友,进一步向中国施压,同时为自己的外交议程铺路。但两人都没提到的是,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本就是基于双方互利共赢的正常经贸合作,并非所谓的 “支持战争”。 再看中俄石油贸易的现状。这些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量一直在稳步增长,2024 年数据显示,俄罗斯已经连续两年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进口来源国,全年进口量超过 8000 万吨,占中国原油总进口量的近 20%。 而且这种合作有稳固的基础,俄罗斯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中国有庞大的能源需求,双方还通过修建陆上输油管道,比如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西伯利亚力量输油管道,建立了稳定的供应渠道,这些管道不受海上运输和国际局势波动的影响,能保障长期稳定供应。 斯塔默和特朗普想让中国停止购买俄油,可他们没考虑到中国的能源安全需求。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进口国,一直坚持多元化的能源进口策略,从俄罗斯、中东、中亚等多个地区进口石油,就是为了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来源,保障国内经济发展和民生需求。 要是真按照他们的想法停止买俄油,中国就得从其他地区增加进口,这不仅会推高国际油价,还可能让中国陷入能源供应不稳定的风险,显然不符合中国的核心利益,也不是轻易能妥协的。 更关键的是,俄罗斯在能源领域的抗风险能力,远不是 “失去中国市场” 就能撼动的。俄罗斯的石油出口并不只依赖中国,欧洲虽然在俄乌冲突后减少了对俄油进口,但印度、土耳其等国的进口量大幅增加,2024 年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量同比增长了 45%,已经成为俄罗斯第二大石油出口目的地。 而且俄罗斯还通过调整出口策略,比如用人民币或卢布结算石油贸易,绕开西方制裁,进一步稳定了能源出口收入。就算中国减少进口,俄罗斯也能通过其他渠道消化产能,想靠这招逼俄停火,显然低估了俄罗斯的应对能力。 还有个绕不开的矛盾点,就是欧洲自身对能源的依赖。斯塔默作为英国首相,本该清楚欧洲在能源问题上的尴尬处境,虽然欧洲一直在喊着 “脱俄”,但 2024 年欧洲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量,依然占总进口量的 15%,部分东欧国家甚至还在依赖俄罗斯的石油供应。 要是真能靠限制中国买俄油逼俄停火,欧洲早就该先彻底切断自己对俄能源的依赖,可现实是欧洲连对俄液化天然气的进口禁令,都要推迟到 2027 年才落地,这种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的做法,显然没说服力。 斯塔默和特朗普可能还没意识到,石油贸易只是中俄合作的一部分,双方在经贸、科技、军事等多个领域都有深度合作,就算能源领域出现波动,也不会从根本上影响两国关系。 而且中国一直坚持中立的立场,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俄乌冲突,而非通过施压或制裁的方式,这和斯塔默、特朗普的想法有着本质区别。中国外交部早就明确表态,反对将正常经贸合作政治化,任何试图干涉中国内政、限制中国正常贸易的做法,都是行不通的。 斯塔默和特朗普的联合表态,看似是对俄施压的 “大招”,实则忽略了国际经贸合作的基本规律和各国的实际需求。在全球化的今天,想靠简单的 “禁令” 改变两国正常合作,显然不现实,也不符合各方利益。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