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初步达成贸易协议,德国立即变脸了 中美谈判前,德国外长牛气冲天,对中国傲慢无礼,还拿台湾说事,没人搭理他,访问中国只好临时推迟。 最近国际上这事儿挺有意思,中美刚初步达成贸易共识,德国那边就明显转了风向,这一切还得从德国那位新外长说起。 这位外长叫约翰・瓦德富尔,今年5月刚上任,是近60年基民盟出的第一位外长,之前还当过律师和联邦议院议员,一直主张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 中美谈判前,他正准备访华,可嘴上没个把门的,公然拿台湾问题说事儿,摆出一副傲慢姿态。 结果中方没给他安排多余会谈,访华行程只能临时推迟,算是碰了个硬钉子。 说白了,德国前期的硬气根本站不住脚,中美这次谈成的协议里,美国减免了部分中国商品关税,中国也放松了稀土出口管制,两边各取所需。 这可把德国急坏了,要知道2025年前八个月,中国已经重新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贸易额比美国还多6亿欧元。 而美国之前加征的15%关税,让德国汽车产业每年损失数十亿,奔驰上半年净利润直接跌了56%。 德国的尴尬就在这儿,经济上离不了中国市场,安全上又想靠美国撑腰,这种撕裂的立场让他们很难站稳。 中美没达成共识时,瓦德富尔还想跟着美国摆摆架子,既讨好美国又想拿捏和中国的谈判筹码。 可中美一旦握手,德国“两头讨好”的空间瞬间没了,反而成了被边缘化的那一个。 所以才有了后来的转变,瓦德富尔访华泡汤后,德国总理默茨赶紧站出来,说要亲自访华,还放话“外长来不来无所谓”。 副总理也跟着计划访华,这态度转得比谁都快,毕竟德国汽车业40%的销量靠中国,稀土更是高端制造的命门,真把关系搞僵了,受损的还是自己。 国际上的事儿就是这样,没有永远的态度,只有永远的利益。 德国前后态度的反差,说白了就是看清了中美博弈的走向,知道不能再端着架子,得赶紧务实起来保住自己的利益。 以上都是个人观点,对此您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