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官宣访华时间后,法德开始抢方向盘,都想安排元首访问中国 最近特朗普正式宣布,打算明年 4 月访问中国,这个消息一出来,欧洲的德国和法国立马有了大动作,都赶着要安排自己的国家元首来中国访问,一点都不敢耽误。 先说说特朗普为啥急着要访华。前不久中美在韩国刚举行了高层会晤,本来预计要谈三四个小时,结果 100 分钟就结束了,但特朗普特别满意,说能打 12 分,还当场定了明年 4 月的访华行程。 这背后其实是中美之间还有没解决的难题,一方面美国特别缺稀土,全球 70% 的稀土产能都在中国手里,而稀土是美国军工和新能源产业的关键原料;另一方面中国希望美国解除高端芯片的出口限制,这俩问题一直僵着。特朗普想靠元首外交的力度,一下子打破这个僵局,所以才赶紧定了访华时间。 为了让会谈有进展,美国还做了让步,取消了针对芬太尼的 10% 关税,暂停了 “50% 穿透性规则” 和对华 301 调查各一年,就是想拉近距离好谈正事。 特朗普这边刚官宣,德国和法国就坐不住了,动作一个比一个快。德国先打破了外交惯例,本来安排了外长访华,结果那位外长出发前乱说话,访华行程黄了。按常理得先处理好外长的事再推进更高层级访问,可德国根本等不及,直接启动了总理访华的程序,还说不用拘泥于外长先行的规矩。 不光如此,德国副总理兼财政部长 11 月也要来中国,明确表示总理的访华计划不会受任何影响,没有前提条件。 法国的动作也不慢,虽然之前有些西方媒体说马克龙要跟着美国在稀土问题上对中国施压,但中国驻法国大使很快就透露,法国正在和中国商量马克龙访华的事,没什么大阻碍。这说明法国表面上的强硬话,更像是说给美国听的,私下里早就盼着能和中国高层见面了。 法德这么着急,核心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怕被落在后面。首先是经济上离不开中国,欧洲现在经济不好,德国的汽车、机械制造这些支柱产业,中国是重要市场,要是错过和中国的合作,企业日子就没法过。德国工商界早就警告过,错过中国市场,就是错过下一个十年的增长。 更关键的是稀土问题,欧洲现在稀土供应缺口高达 20%,他们的汽车和新能源产业全靠稀土,而中国又是最大的供应方。 中美已经把稀土当成核心议题在谈了,法德怕要是等美国和中国谈完,自己想要稳定的稀土供应就难了,所以必须抢先一步。 还有就是怕被孤立。现在中美关系有了新的互动,全球产业链都在重新调整,要是法德不及时来中国沟通,不管是 “一带一路” 合作还是其他经济框架,欧洲都可能被边缘化。而且美国对欧洲也没那么 “大方”,特朗普政府对欧盟加征钢铝关税、汽车税,搞 “对等关税”,让欧洲日子不好过。 欧洲想成为独立的 “第三极”,不想跟着美国的节奏走,而中国也希望欧洲能独立自主,之前对法国就提过希望欧洲成为世界第三极,让合作成为中欧主旋律。 从实际合作来看,中欧之间的联系本来就很紧密。2024 年中国是欧盟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占了欧盟外进口的 21.3%,还是第三大出口市场。中欧班列都开了 10 万列了,贸易往来特别频繁。欧盟还想重启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谈判,这个协定能给欧洲企业在华投资带来更多保障,德法作为欧盟核心国家,自然要带头推进。 之前荷兰强行接管中企的安世半导体,结果中国断供芯片,欧洲汽车业立马受影响,这也让法德明白,和中国闹僵没有好果子吃,必须通过高层访问解决实际问题。 现在 11 月马上要到了,中欧还要谈稀土的事,德国副总理也要访华,法国在催马克龙的访华日程,特朗普等着明年 4 月来中国。 这其实不是谁要抢什么 “方向盘”,而是大家都清楚,现在全球经济不好,地缘政治又复杂,只有坐下来谈合作才能解决问题。欧洲不想被中美落下,更不想依附于任何一方,想靠和中国的合作稳住自己的经济,争取更多话语权。 对中国来说,和法德这些欧洲国家搞好合作,也能推动多边贸易,抵制单边主义,大家都是为了实际的利益在行动,毕竟合作才能共赢,对抗最终只会两败俱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