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福建舰这么久还不服役?其实说白了,是因为福建舰的技术问题,没办法直接服役,

宝林谈古论今 2025-10-31 18:52:16

为什么福建舰这么久还不服役?其实说白了,是因为福建舰的技术问题,没办法直接服役, 航母这东西,从来不是拼速度的活儿,辽宁舰是改装的,山东舰是摸着辽宁舰的路子造的,到了福建舰,直接跳过蒸汽弹射,一步到位上电磁弹射,这步子迈得有多大? 福建舰迟迟没服役,根本不是造得慢,实在是这船的技术跨度太大,每一步都得踩实了。航母这玩意儿从来不是抢工期的工程,差一点都可能影响未来几十年的战斗力,哪能随便拉出来服役。 辽宁舰是在别人的船壳子上改的,等于先摸熟了航母的基本构造。山东舰算是照着葫芦画瓢,跟着辽宁舰的滑跃起飞路子走,技术上有传承,试错成本低。 可到了福建舰,直接跳过蒸汽弹射,一步顶到电磁弹射,这可不是简单升级,简直是换了套全新的玩法。 全球能玩明白电磁弹射的也就美国一家,人家还是先搞了蒸汽弹射练手,咱们等于直接跳过新手村挑战Boss,难度可想而知。 电磁弹射这东西看着只是弹飞机的装置,背后牵扯的系统复杂到吓人。它对航母的电力系统要求高得离谱,相当于给航母装了个“超级充电宝”,电压、电流稍微不稳,弹射的时候要么弹不动,要么直接把飞机弹坏。 军事专家张军社都提过,就因为这电磁弹射系统太复杂,福建舰的调试时间肯定比辽宁舰、山东舰长。光把这套系统装上去还不够,得反复校验,模拟各种海况下的运行状态,确保不管是大风大浪还是高温高湿,它都能稳定干活。 从下水到服役,航母得闯过三道关:舾装、系泊试验、海试。福建舰2022年6月下水,光是舾装就花了不少时间,毕竟上面的设备比前两艘多了一大截。 2024年5月才开始第一次海试,这第一次试了8天,主要查动力和电力系统,算是给航母“跑个步”看看基础性能。 没想到这一试就停不下来,一年多时间里搞了8次海试,最近的第8次虽然只花了6天,可甲板上的轮胎印已经密密麻麻堆了一层。 那些轮胎印可不是随便来的,全是舰载机试训留下的痕迹。前阵子刚官宣,歼-15T、歼-35和空警-600这三型飞机都在福建舰上完成了弹射起飞和着舰。这事儿看着简单,实则藏着大学问。 歼-35是隐身战机,机身娇贵,弹射的时候力道得控制得刚好,既不能太轻让它飞不起来,也不能太重损伤机身。 歼-15T是重型机,要靠弹射实现“满油满弹”起飞,这对弹射装置的载荷调节能力是个大考验。最关键的是空警-600,这玩意儿号称“海空司令部”,以前滑跃甲板根本带不动,只有电磁弹射能让它带着全套预警设备升空,这一步得反复试,确保预警系统和弹射系统能无缝衔接。 福建舰的舰载机队伍比前两艘复杂多了,除了这三型,以后还可能配电子战飞机和无人机。这么多机型要和电磁弹射系统适配,每一种都得单独测试,还要搞混合编队的起降训练,这可不是几天能搞定的。 海军航空大学的韩维教授说过,这是舰载机和航母核心技术的“双向赋能”,意思就是不光飞机要适应航母,航母的弹射系统也得跟着飞机调整,俩得磨合到严丝合缝才行。 有人觉得试了8次海试该够了,可看看山东舰就知道,当初人家试了9次才服役。福建舰的吨位更大,系统更复杂,海试科目自然更多。 张军社拆解过,福建舰的海试得覆盖动力、电力、弹射、拦阻、舰载机适配等六大领域,每个领域里又有几十上百个小科目。 比如光是拦阻索,就得测试不同重量的飞机降落时的缓冲效果,万一拦阻索断了怎么办?这些极端情况都得模拟到,不然真到了海上要出大问题。 前阵子福建舰南下的时候,甲板上看着空空的,其实是在做最后的调度测试。上面摆的歼-35和空警-600模型,是用来练甲板作业流程的,什么时候起飞、什么时候降落、飞机停在哪儿、弹药怎么运,这些都得形成肌肉记忆,等真服役了才能快速形成战斗力。 而且护航舰艇的搭配也在磨合,虽然这次没派055大驱,但也是根据海试任务强度来的,等真服役了,编队配置自然会到位。 现在外界都在猜福建舰啥时候服役,其实从时间线看也快了。一般航母从下水到服役要三到四年,福建舰到2025年6月刚好满三年。 加上舰载机已经完成起降,海试也越来越顺利,军事专家都觉得服役不远了。这事儿急不来,毕竟是咱们第一艘弹射型航母,技术上的每一个小问题都得解决在服役前,不然真到了远海,出点岔子都没法修。 说到底,福建舰的“慢”是为了以后的“快”。现在多花点时间调试,把电磁弹射的稳定性、舰载机的适配性都打磨好,等正式入列,就能直接形成远海作战能力。 这可比急着服役、后面再回头补漏洞强多了,毕竟航母这国之重器,讲究的是一步到位的可靠,不是争分夺秒的速度。

0 阅读:94

猜你喜欢

宝林谈古论今

宝林谈古论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