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英国正式宣布了! 10月31日,英国政府当地时间30日宣布,将投入550亿英镑(1英镑约合9.4元人民币)用于科技研发,以推动英国在医疗健康、清洁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华网) 这笔钱要分到2029/30财年,年均近110亿英镑,折人民币超千亿,是英国史上最大规模研发投入。 英国掏这笔钱搞研发,其实是被现实推着走的。2023年研发占GDP2.8%,仅略高于OECD平均2.68%,企业研发占比1.8%,远低于德国2.5%、韩国4.8%。 2013到2023年,全球研发前2000强企业里,英国从118家减到63家。前100家企业占全国72%研发支出,还都集中在制药等少数领域。 资金分配早有盘算:英国研究与创新署拿380亿,高级研究与发明局预算从2.2亿翻倍到4亿,这手笔在英国近年投入里算少见的。 AI安全研究所单列2.4亿,气象局拿14亿,国家级学术院分9亿。能看出来,重点就是押注前沿突破和民生相关的科技领域。 官方说每投1英镑长期能赚8英镑,还能拉来2英镑私人投资。可英国现在公共债务占GDP已达98%,创1961年以来的新高。 单是每年要付的债务利息就有1020亿英镑,占GDP的3.8%。企业投资本来就在G7里垫底,私人资本真会跟着投吗?这疑问谁都绕不开。 医疗领域是英国的老本行,2023年光制药研发就砸了87亿。这次追加投入,明显是想保住全球医药研发前三的位置。 海上风能方面,英国装机量28.7GW全球领先,但核心专利大多在德国企业手里,英国企业只占12%,设备国产化率还不足40%。 AI领域野心不小,目标2030年算力达到420 Eflop/s(大概相当于21万个英伟达H100 GPU),这得靠20亿英镑专项资金支持。可截至现在,只落实了5.75亿,现有超算也才配了5400块芯片。 最大的硬伤还是产业空心化!粗钢产量从之前的2831万吨跌到现在的400万吨,就算研发出新技术,没产业承接又有什么用? 之前英国也搞过不少科技战略,大多因为缺产业支撑成了空架子。现在全球赛道上,中国研发支出已经超过美国,英国这点钱实在不够看。 说到底,这笔投资更像剂续命药,想拉住不断下滑的科技竞争力。但产业根基不牢,再砸多少钱,也难回到曾经的巅峰状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