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对抗原来只是幌子?特朗普真正目的暴露,中国可能是唯一打破美计划的国家。 特朗普上台后喊着“让美国再次伟大”,又是加关税又是搞“脱钩”,表面看像是和中国过不去,其实是美国的经济早就出了大问题。 特朗普这副强硬姿态背后,是美国从上个世纪 70 年代就埋下的隐患。那时起,美国工厂开始一批批往海外搬,资本都扎堆去搞金融、做服务,毕竟钱生钱比搞生产来得快。 久而久之,实体经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到现在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还在持续萎缩,22 个州已经悄悄滑向经济衰退。 最刺眼的是债务账单。截至 10 月 20 日,美国联邦债务总额突破 37.9 万亿美元,去年光是利息支出就超过 1 万亿美元,比军费还多。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都警告,美国债务正站在危险拐点,随时可能遭遇 “经济心脏病发作”。 更尴尬的是,这些钱大多在金融体系里空转,没真正流进实体经济,二季度 3.8% 的 GDP 增速看着好看,其实全靠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撑着,普通人的消费增速只有 1.2%。 特朗普想靠 “制造业回流” 破局,可现实给了他一记闷棍。上海美国商会的报告显示,喊了这么久的回流,去年只有 18% 的企业把投资转移到美国,27 家转移投资的制造企业里,仅 2 家选了美国,剩下的全去了东南亚。 更要命的是劳动力市场早已 “空心化”,9 月私营部门一下子少了 3.2 万个岗位,制造业还有 58 万个空缺没人填,到 2033 年可能会有 190 万个岗位空着。 更棘手的是毒品正在蛀蚀仅剩的劳动力。2023 年美国普通劳动力大麻检测阳性率比五年前涨了 45.2%,阿片类药物泛滥让 1999 到 2015 年的男性劳动力参与率降了 43%。75% 的雇主都受影响,吸毒的工人请假次数多 50%,离职率高 44%,可企业为了招人,只能干脆取消药物测试,陷入恶性循环。 这时候,中国成了绕不开的关键。美国加征关税打着保护产业的旗号,实际却让 48% 的在华美企呼吁取消关税,74% 的制造企业营收受损。 就像这次的大豆订单,中国一重启采购,美国豆农悬着的心就放下了,毕竟中国曾是他们最关键的买家。而芬太尼关税松动更耐人寻味,特朗普一边提降税,一边说 “相信中国会帮忙解决问题”,恰好对应了中方 “要合作先拿实际行动” 的表态。 美国经济的 “空转” 早就从金融蔓延到了实体经济,政策陷入 “刺激 — 虚耗 — 再刺激” 的循环。特朗普的对抗牌没打出效果,反而让美国企业更盼着中美关系改善,57% 的在华美企把双边关系改善列为未来发展的首要因素。 中国手里的供应链优势、市场体量,成了唯一能打破美国困局的变量,毕竟脱离全球最大制造国和消费市场,任何 “伟大计划” 都是空谈。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