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出名了, 不仅中国,连全世界都知道了, 除了三名航天员飞上太空,另外还有四只可爱的航天鼠也要一飞冲天,真是出息了。 最近中国航天圈又出了件让全世界都关注的新鲜事 —— 除了三名经验丰富的航天员即将搭乘飞船奔赴太空,还有四只特殊的 “小乘客” 也将一同踏上旅程,它们就是经过层层筛选的航天鼠。消息一公布,不仅国内网友直呼 “可爱又硬核”,连国外航天媒体都纷纷聚焦,毕竟让小鼠参与太空任务,背后藏着不少不为人知的科学考量。 这四只航天鼠能脱颖而出,可不是靠 “颜值”,而是经过了长达 18 个月的严格选拔和训练。早在 2024 年初,航天科研团队就从近千只健康小鼠中初步筛选,先排除掉体重超标、反应迟缓的个体,留下的候选者还要接受一系列 “魔鬼测试”。 比如在模拟航天器震动环境的实验舱里待上数小时,观察它们的应激反应;在黑暗密闭空间中测试适应能力,毕竟太空飞行中会遇到各种复杂环境。最后入选的四只小鼠,体重都控制在 25-30 克之间,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长期保持稳定,连对食物和水的需求都近乎一致,这样能最大程度减少实验数据的误差。 负责照顾这些航天鼠的科研人员透露,这四只小鼠还有各自的 “小特点”。编号 “星宝” 的小鼠特别活泼,每次进入训练舱都会先探索一圈,适应新环境的速度比其他同伴快;“云豆” 则格外沉稳,即便在模拟失重的漂浮装置里,也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动作,这对太空实验中获取精准数据很有帮助。 为了让它们适应太空生活,科研团队还专门设计了 “太空小屋”,直径 15 厘米的透明舱体里,配备了特制的自动喂食器和排泄物收集装置,小鼠平时在里面进食、活动,慢慢习惯狭小空间里的生活节奏。 科研团队还为这些航天鼠准备了专属的 “实验套餐”。飞船上专门设置了一个 20 升的生物实验舱,里面装有温度控制、氧气循环和实时监测设备,科研人员在地面就能通过摄像头观察小鼠的活动状态,还能远程采集它们的血液、尿液样本。 这次实验重点关注的是小鼠在微重力下的肠道菌群变化,因为此前有研究发现,太空环境可能会破坏生物肠道菌群平衡,进而影响免疫力,而破解这个问题,对保障航天员长期太空生活意义重大。 目前,这四只航天鼠已经完成了最后的健康检查,和航天员的装备一起被运送到发射基地,等待发射指令。国外航天专家评价,中国此次带小鼠开展太空实验,体现了航天任务中 “科学与人文” 的结合,既推进了太空医学研究,也让更多人关注到航天探索背后的细节。毕竟当大家谈论太空时,除了宏大的飞船和航天员,这些小小的 “航天鼠”,也是探索未知的重要参与者。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