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不仅不思悔改,昨天(10月31日)安世半导体宣布向东莞母工厂停止供货,

晓绿聊趣事 2025-11-01 19:13:34

荷兰不仅不思悔改,昨天(10 月 31 日)安世半导体宣布向东莞母工厂停止供货,不再提供晶元产品!

据路透社 10 月 31 日报道,一份安世半导体致客户的信的内容显示,安世半导体已暂停向其中国工厂供应晶圆。该信由安世半导体临时首席执行官(CEO)斯特凡・提尔格(Stefan Tilger)于 10 月 29 日签署。信中表示,安世半导体已于 10 月 26 日暂停向其位于广东东莞的工厂供应,并称这是安世中国公司 “最近未能遵守商定的合同付款条款的直接后果”。

其实很容易搞懂,“付款问题” 纯属扯犊子的幌子!真要是差钱,哪有自家控股的公司,因为这点合同纠纷就断供核心原材料的?这里面藏着的,分明是荷兰借美国为由,在半导体领域卡中国脖子的老套路,只不过这次换了个 “商业纠纷” 的马甲。

再看看时间点有多巧合,9 月份荷兰刚升级半导体出口管制,把 14 纳米以上的 DUV 光刻机都纳入限制,还延长审批周期到 90 天。这才一个多月,安世就跳出来断供晶圆,说是巧合谁信?

要知道安世中国主要做封装测试,核心晶圆全靠欧洲供应,荷兰政府早想在这根 “生命线” 上动手脚了,“付款问题” 不过是送上门的借口。真要是付款逾期,正常企业都是先催款、谈延期,哪有直接断供让生产线停摆的?这分明是故意制造危机。

那这些晶圆真能卡垮东莞工厂吗?短期看确实有点疼,但要说能把咱逼死,那是太小看中国的产业链韧性了。东莞工厂的产线主要做车载 MOS、小信号功率器件这些中低端产品,用到的晶圆不是 7 纳米那种高端货,国内早就有替代能力了。

这边断供消息刚出来,芯联集成、捷捷微电这些企业立马就站出来了,他们的车规级芯片早就通过市场验证,拿来就能用。东沃电子的防护器件、杨杰科技的功率产品,都是现成的替补队员,顶多花几天时间调整产线适配,根本不至于停产倒闭。

讽刺的是,安世自己把路走窄了。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安世中国的客户遍布家电、汽车行业,断供导致的订单损失,最后还得荷兰总部买单。

之前 ASML 为啥顶着政府压力给中国卖光刻机?还不是因为中国市场占了它 35% 的销量,真得罪了根本扛不住。安世倒好,跟着荷兰政府瞎折腾,等于把自家的饭碗往地上摔,最后说不定得求着东莞工厂恢复合作。

家人们看明白了吧?这事从头到尾就是场政治操弄。荷兰政府想讨好美国,又不敢明着撕毁商业合同,就逼着安世用 “付款问题” 当遮羞布。可他们忘了,中国这些年早就把 “卡脖子” 的短板一个个补上了。

以前高端芯片依赖进口,现在中芯国际能做 14 纳米;以前光刻机被卡,现在上海微电子的 DUV 快量产了;现在晶圆断供,国内一堆企业立马能顶上。

再说了,安世作为中资控股企业,本该受中国资本掌控,结果荷兰总部还能反过来卡脖子,这也给咱提了个醒:核心环节必须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东莞工厂要是早把晶圆供应换成国内企业,哪会有今天的被动?不过吃一堑长一智,经这事一闹,不光安世中国会加速国产化替代,其他半导体企业也得绷紧神经,把供应链的 “命脉” 握在自己人手里。

说到底,荷兰这招 “断供” 就是纸老虎。短期能制造点麻烦,但长远来看,反而倒逼中国半导体产业链更完善。

ASML 都知道舍不得中国市场,忙着推出合规新机型、建服务中心,安世却非要往死胡同里钻,最后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所以别被 “断供” 的消息吓着,这不是中国的危机,是荷兰企业的昏招。

等过俩月,东莞工厂用上了国产晶圆,产能比以前还高,荷兰总部说不定得乖乖把供货渠道再打开。

这世上的道理从来没变过:谁掌握了市场,谁有替代能力,谁就有话语权。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

0 阅读:13

猜你喜欢

晓绿聊趣事

晓绿聊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