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安全员体测猝死,12分钟急救差在哪?这锅不该生命背! 刚看到这消息时心咯噔一下,守护乘客安全的安全员,咋就倒在了体能测试场上?这事儿细扒下来,全是让人揪心的疑问。 10月30号上午九点多,武汉天河机场的跑道边,38岁的大哥正跑3000米考核。这是年度强制的DT考核,12分30秒内得跑完,直接跟饭碗挂钩。 跑着跑着他突然慢下来,接着重重摔在地上。同事赶紧围上去,现场航医立马急救,同时拨了120。可等机场急救中心的人到,已经过去12分钟了。 九点四十分人被送进ICU,可生命体征一直微弱,转天上午十点还是没救回来。好好一个人,前一天还上班呢,说没就没了,家属得多崩溃。 11月2号南航发了通报,说按规章考核,现场救了,成立工作组帮家属。可这话一出来,网友的质疑声更炸了,全是戳心窝子的问题。 首先这标准就不合理!有老安全员说,20多岁小伙子跑12分半都费劲,何况38岁还经常通宵执飞的人。机舱应急要爆发力,长跑跟岗位压根不搭边。 再就是健康筛查跟走过场似的!医学专家都说,30岁以上运动猝死七成是心源性的,赛前得专项查。可他们年度体检就测个血压血糖,啥用没有。 最要命的是急救掉链子!心脏骤停黄金救援时间就5分钟,超过了大脑就不可逆损伤。现场连AED除颤仪都没有,光靠航医人工按压,体力越耗越弱。 川航之前都能用AED救回乘客,为啥南航这关键时候掉链子?有业内人说,不少机场的急救设备都藏在远地方,真出事根本来不及取。 还有人扒出,这考核标准是照着十几年前的旧规来的,早该改了。现在航空业都在进步,咋体能要求还停留在“一刀切”的老路子上? 其实不止南航,之前也有航司员工吐槽体测不合理。熬夜飞完国际航班,转天就得跑3000米,跑不下来就扣绩效,这不纯纯折腾人吗? 逝者家属现在还沉浸在悲痛里,他们就想知道,好好的人没了,到底是标准的问题,还是急救的问题?这事儿不能就这么“成立工作组”就完事了。 咱不是说体能考核不重要,安全员得有劲儿保护乘客,但考核得科学啊!年龄、岗位、身体状况都得考虑到,不能拿一个标准卡死所有人。 现在网友最关心的,是这事儿能不能推动行业改革。别等出了人命才重视,平时多把安全放在心上,比啥都强。 你说这体测标准是不是该改改?要是你是从业者,遇到这种“一刀切”的考核,该咋应对?

用户14xxx88
这工作也不是非做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