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韩国与中方正式宣布了 2025年11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经国务院批准,已与韩国银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维持在4000亿元人民币/70万亿韩元,协议有效期五年,并且经双方同意后可以展期。 首先,我认为这对两国企业是直接的便利。以前中韩企业做买卖,比如韩国买中国的家电、中国进韩国的化妆品,大多得先把人民币或韩元换成美元再结算。 中间换两道钱,一来二去不仅要花手续费,还得担惊受怕——美元汇率一天一个价,说不定结算时就亏了。 现在有了这个协议,企业能直接用人民币或韩元付款,省了汇兑成本,也避开了汇率波动的风险。比如韩国企业想进口中国货物,能从韩国央行那儿借到人民币直接付货款,不用再折腾换美元了。 其次,这是给两国金融市场装了个“稳定器”。要是以后国际金融市场出点乱子,比如某国货币突然贬值、资金慌了,两国央行能通过这个协议互相调钱,帮市场稳住阵脚。 就像两家邻居提前说好,谁家临时缺钱周转,另一家能先借点,不用慌慌张张找外人求助。而且协议能续签五年,还能再延长,说明两国都信得过对方,愿意长期保持这种“互助关系”。 最后,这也能减少对美元的依赖。过去全球贸易大多靠美元中转,要是美元政策有变动,比如美国加息、美元变贵,中韩贸易都会受影响。现在直接用本币结算,相当于多了条“绕开美元”的路,两国的经济合作不用再被第三方货币牵着鼻子走。 总的来说,这事儿没什么花哨的门道,就是中韩在经济上贴得更近的表现——做生意更方便、成本更低,遇到风险还能互相帮衬,是个双赢的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