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新疆奇台县这起“酒局悲剧”:41岁的黄某某跟6个朋友聚餐,白酒加啤酒混着喝,

微风不徐徐 2025-11-05 18:14:24

先说新疆奇台县这起“酒局悲剧”:41岁的黄某某跟6个朋友聚餐,白酒加啤酒混着喝,散场后独自打车回小区。可第二天清晨,他被发现冻死在自家楼旁的空地,监控显示他下车时走路直打晃,夜里零下二十多度,没人扶一把,最终活活冻坏。公安定性“非正常死亡”,父母把同饮的7人全告上法庭,索赔37万。 这事儿听着就心里发沉。零下二十多度的新疆夜里,别说喝醉了,就是清醒着站一会儿都冻得骨头疼。黄某某下车时都走不稳了,脚步踉跄着往楼里挪,监控里那身影看着孤零零的,谁能想到这竟是最后一面。 一起喝酒的朋友说,散场时看着他上了出租车,以为“送到小区就安全了”,没多想。可他们忘了,醉酒的人哪有“安全”可言?尤其是在这种能冻裂水管的天气里,一步没走稳摔倒了,可能就再也起不来。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捧着判决书时手抖个不停,他们告的哪是钱啊,分明是想问问:一起喝了那么多次酒,就不能多句嘴、多走几步,把人送进门吗? 法庭最后判了同饮的7人分担责任,赔偿了部分金额。有人觉得冤:“他自己要喝那么多,凭啥怪我们?”可酒桌上的规矩,从来不是“喝多喝少自己的事”。你递过酒杯时劝的那句“再喝点”,散场时那句“没事我看着他上车了”,看似随口,其实都藏着责任。 想起老家有个规矩,酒局散场谁都不能先走,必须看着每个人被家人接走,或者亲自送到家门口,拍着门确认里面有人应了才离开。老人们说“喝酒喝的是情谊,不是玩命”,这话现在听着,比任何法律条文都实在。 黄某某的父母拿到赔偿款时,对着儿子的遗像哭了好久。钱再多,也换不回那个能陪他们说话的儿子。这起悲剧里,没有绝对的坏人,却有一连串“没想到”——没想到他醉得那么厉害,没想到夜里那么冷,没想到“送到小区”还不够。可生活最残酷的地方就是,“没想到”的代价,往往重到让人扛不住。 酒局本是联络感情的地方,别让它变成催命符。劝酒时多想想“差不多就行”,散场时多问句“用不用送你上去”,可能就能避免一场悲剧。毕竟,朋友一场,不是喝完这顿酒就两清,而是看着彼此平平安安走更远的路。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微风不徐徐

微风不徐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