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48岁的农民娶了一个小他10岁且坐过牢的女大学生。新婚夜,农民要圆房却被女大学生一脚踢开,没想到10年后,老头却说:“幸亏有你!” 许燕吉这辈子起起落落,从小家境好,父亲是许地山,那位写落花生的作家,母亲周俟松也出身书香门第。她1933年出生在北京,长在香港,因为父亲在那教书。1941年父亲去世,她跟母亲回内地,经历了不少颠簸。新中国成立后,她考上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毕业进农业部单位,工作顺风顺水,还跟同事吴富融结了婚,生了个孩子。可1957年,她因为一句话被隔离审查,孩子没保住,吴富融直接递离婚纸。她判了6年刑,在河北邢台监狱干农活和手工活。出狱后被下放到河北乡下改造,住土屋,天天种地收庄稼,身体扛不住那种苦。1969年,她去陕西找哥哥许燕骥,那时哥哥在马场干活,看她可怜,就劝她在当地找人嫁了安顿下来。哥哥给介绍了个农民魏振德,比她大10岁,早年老婆死了,带个9岁儿子魏忠科,家里穷得叮当响,连彩礼都出不起。魏振德不识字,就靠种地过日子。许燕吉没啥选择,就同意了,两人1971年在合阳县登记结婚。她38岁,他48岁。 结婚后日子过得挺实在,魏振德人老实,从不让许燕吉下地干重活,自己包揽所有农活和家务事。有吃的先给她,许燕吉就负责教儿子识字,从基本字教起,儿子慢慢能写能算。村里人起初看热闹,但魏振德不计较她过去,许燕吉也适应了乡村节奏,帮着做些轻活。他们就这样互相搭伙过日子,没啥浪漫,但挺稳当。新婚夜的事,魏振德也没勉强,就在地上睡了。从那以后,他更体谅她,给她时间调整。几年下来,儿子学习进步,魏振德还调解村里事,许燕吉在一旁帮衬。他们家虽穷,但没闹过矛盾。许燕吉用她知识帮儿子补课,魏振德用力气养家,这样的搭配在乡下挺常见。 1979年,许燕吉接到平反通知,恢复名誉,能回南京上班了。村里人议论她肯定扔下魏振德父子走人,她却决定带他们一起去。魏振德扛包裹跟她上火车,到南京安顿下来。她进江苏省农科院当副研究员,研究畜牧,骑车上下班。魏振德在农科院找了份放羊活,早起喂羊,中午回家做饭。儿子上南京学校,许燕吉检查他作业。1983年,他们户口迁到南京,魏振德适应城市,买菜过马路啥的都学着来。他常对许燕吉说幸亏有你,日子越过越好。许燕吉工作努力,家庭稳固,没人劝她离婚,她自己也记着魏振德当初的帮衬。 魏振德2006年病故,许燕吉办了丧事,继续在南京生活。她开始写书,记录自己经历,出了自传我是落花生的女儿。书里讲了她从名门到落难,再到后来日子的转变,没回避那些难堪事。许燕吉2014年1月13日去世,享年81岁。这故事说白了,就是普通人怎么在逆境中互相扶持。许燕吉没抛弃魏振德,不是因为啥高大上理由,就是觉得他给了她依靠,她也得回报。魏振德也没嫌她过去,就踏实过日子。两人没文化差距闹翻,儿子魏忠科也长大成人,成了他们纽带。现实中,这样的婚姻不少见,关键看人怎么处。

yuqing
好文,感人至深[点赞][点赞][点赞][玫瑰][玫瑰][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