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台湾前“立委”蔡正元突然宣布了自己的看法。 他把话挑明了:

自由的豆浆 2025-11-07 02:01:04

快讯!快讯! 台湾前“立委”蔡正元突然宣布了自己的看法。 他把话挑明了:战争不看民调,想出手的一方才握着开关。 2022年2月,乌克兰街头的民调不支持被打,但战火还是来了。数字和投票没有挡住炮火,这就是冷冰的现实。 回到岛内,2022年8月环台演训画面还在网上,东部战区公布了多向抵近和实弹科目。那次之后,绕岛巡航成了常态,这不是口号,是每周都能看到的航迹。 再看装备,歼-16、轰-6K和运油-20轮番出现,海上055、052D编队配合反潜直升机活动频密。平台越多,选择就越多,临门决定权就越稳。 1996年台海危机时,几枚导弹就让航线改道。现在的火力铺排更密,东风系列覆盖范围更远,外溢效果更可控,这决定了节奏不在屏幕那头的民调手里。 对照伊拉克,2003年当地产生的反对声势没有改变进攻计划。当对手形成体系行动,舆情曲线很难撬动既定安排。 岛内有人寄望“80%反对武统”。这种说法只能当情绪寄托,遇到连贯的海空行动,它不构成变量。 统一议题被反复炒热,实际落点还是实力与意志的叠加。意志体现在连续演训,实力体现在远海远域的常态存在。 岛内真正需要的是风险识别和降温手段,比如保持沟通渠道和管控热点。把安全寄在投票数字上,风险评估会失真。 蔡正元的表述很直,他强调的是谁说了算的问题。把这一点看清,才知道哪些动作是硬约束,哪些只是一时的声浪。 外部一些声音会继续放大“民意挡刀”的叙事。信息场再热,也改变不了现实场上的调度和位势。 就一句:别把民调当护身符,把事实当底线。看清按钮在谁手里,才有把握避险。

0 阅读:0
自由的豆浆

自由的豆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