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人,最终还是把门给关死了,DUV光刻机从今以,一台也不卖给我们了。这事其实早有预兆,而背后是谁,咱们心里也清楚得很。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荷兰政府这道禁令算是把 “身不由己” 写在了脸上。ASML 官网明明白白写着,从 2024 年 9 月起,连 NXT:1970i 这类次先进 DUV 都得申请许可才能出口,到如今干脆彻底停售,每一步都踩着美国施压的节奏。 要知道,美国早在 2023 年就用《外国直接产品规则》卡过 EUV 的脖子,现在连成熟制程的 DUV 都不放过,无非是怕中国靠多重曝光技术把 7 纳米芯片做出来,断了他们的技术垄断念想。 最憋屈的当属 ASML,活生生成了政治博弈的牺牲品。2024 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市场占了它 42% 的营收,同比暴涨 129%,说是 “半条命靠中国” 都不夸张。 结果禁令一出,股价当天就跌超 5%,从 7 月到 9 月直接跌没三成,瑞银干脆把评级从 “买入” 砍到 “中性”,算准了它 2025 年对华收入要降 24%。ASML CEO 富凯忍不住吐槽 “这是不明智的自残”,前任 CEO 温宁克更早就警告过:“不分享技术,他们就自己造”,现在这话成了精准预言。 美国自以为下了步死棋,却没算到中国早留了后手。英国《金融时报》今年 9 月扒出,中芯国际已经在试上海裕量晟科技的本土 DUV 了,这台浸没式机器能做 28 纳米,靠多重图案化技术还能摸到 7 纳米门槛。要知道以前上海微电子的 DUV 只能到 65 纳米,这一步跨越只用了两年多,背后是国家大基金砸钱、华为生态链输血的硬投入。虽然现在良率只有国际水平的 70%,但能开机测试就意味着 “卡脖子” 的绳子松了大半。 更讽刺的是全球产业链的反噬。中国占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 30.3% 的份额,2023 年光光刻机就买了 87.4 亿美元,其中 83% 都来自荷兰。现在荷兰把订单往外推,日本尼康、佳能的设备根本填不上缺口,反而给了国产设备试错的机会。中芯国际已经计划 2026 年把本土 DUV 的产能翻三倍,到时候不仅能供华为昇腾芯片,还能抢回全球中低端芯片市场的话语权。 美国的 “锁芯计划” 本质上是场时间赛跑,可惜他们跑输了。本来业界预测中国自研 DUV 要到 2030 年,结果 2025 年就亮了相,比预期早了五年。更狠的是中国两条腿走路:一边优化 DUV 攻 7 纳米,一边在东莞测试 EUV 的 LDP 光源,13.5 纳米波长的核心技术已经被清华北大突破。英伟达黄仁勋早说过 “制裁只会逼中国搞定一切”,现在这话正变成现实。 荷兰政府怕是没算过这笔账:2025 年 ASML 对华销售占比还剩 25%,等中国本土 DUV 产能上来,这个数字只会更低。而中国芯片产量上半年已经同比涨了 28.9%,进口额比 2021 年少了近 2000 亿美元,国产替代的速度肉眼可见。那些喊着 “保护安全” 的美国政客,最终只会看着中国把 20 万亿的芯片市场蛋糕分走一块,而荷兰企业得为他们的政治野心买单。 说到底,技术封锁从来都是催化剂。荷兰关上门的同时,中国自研的窗户正在被撞开。ASML 的机器再精密,也是上千家供应商的零件拼出来的,中国能一个个攻克光源、光学系统的难关,靠的就是 “越卡越要造” 的韧劲。等哪天本土 DUV 良率追上来,美国和荷兰大概才会明白:堵不如疏的道理,早在芯片行业里应验过无数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