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默与白宫电话完,称双方达成一致:中国不能再继续买俄石油! 最近这事儿闹得挺

裂谷长河娱乐 2025-11-08 22:44:05

斯塔默与白宫电话完,称双方达成一致:中国不能再继续买俄石油! 最近这事儿闹得挺大,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跟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来了一通电话,直接把矛头指向了中国继续从俄罗斯买石油的问题。10月下旬,斯塔默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直言不讳,说他俩聊了乌克兰的武器援助,还重点谈了怎么让中国别再买俄油。斯塔默觉得,通过这个电话,双方在施压方向上站到了同一边儿。话说回来,这可不是空谈,背景是特朗普刚上台没多久,就对俄罗斯两大石油巨头罗斯石油和卢克石油甩出了重磅制裁,目的是掐断莫斯科的战争资金链条。欧洲那边也跟着表态,说要组个“自愿联盟”,集体行动把俄油气从国际市场上挤出去。斯塔默这通话,正好赶在特朗普飞马来西亚前,时机卡得准,意图很明显:拉着美国一起,给北京施加点实打实的压力。 先说说这通话的来龙去脉。2025年10月26日左右,斯塔默从唐宁街打过去,特朗普那边正忙着准备亚太行程。两人聊了二十分钟左右,焦点之一就是中国对俄能源的依赖。斯塔默后来公开说,他明确要求特朗普多下功夫,说服中方放弃俄油采购。这不是随口一提,数据摆在那儿: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高达7405万吨,贸易总额也冲到1636亿美元,其中能源产品占了大头。俄罗斯稳坐中国最大原油供应国的宝座,这笔买卖让西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特朗普之前在社交媒体上放话,说美国准备对俄罗斯来一波大制裁,还点名NATO盟国都得停买俄油,甚至扬言对中国征收50%到100%的关税。斯塔默这通电话,就是想把这些口头承诺变成实际协调。结果呢?斯塔默出来后表示,双方就这个问题达成了共识——中国不能再这么继续买下去了。这话听着硬气,但落实起来,得看后续动作。 为什么西方这么急眼?根子还在乌克兰冲突上。俄罗斯靠石油出口赚的钱,直接支撑前线开销。特朗普上任后,没几天就对罗斯石油和卢克石油下手,理由是普京拒绝结束战争。这波制裁来得猛,冻结了这些公司在美国的资产,还限了他们的国际交易。欧洲国家一看机会来了,赶紧跟进。斯塔默在10月24日的伦敦会议上,跟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碰头,承诺盟国会联手把俄油气踢出市场。德国、法国、波兰这些国家也签了声明,成立“自愿联盟”,目标是扩大对俄能源的禁运范围。英国这边,斯塔默政府还单独制裁了11家中国公司,指它们帮着转运俄油。这下子,北京不干了,直接警告英国,说这会毁了斯塔默改善中英关系的努力。外交部发言人放话,任何单边制裁都可能搅乱全球供应链,还强调中国买能源是合法贸易。 不过话说回来,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可没那么硬气。特朗普对印度下手了,征收25%的惩罚性关税,因为印度也大买俄油。但轮到中国,美国财政部官员在华盛顿会晤中方代表时,只提了提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的可能性,没敢提额外关税。为什么?中国市场太大了,贸然动手,油价一飙升,美国消费者先遭殃。乌克兰那边盼着特朗普施压北京,可结果是美中达成了个小协议,涉及原材料贸易,给欧洲喘口气,但对俄油的限制没松口。斯塔默这通电话,本想借美国之力撬动局面,可现实是,全球能源格局没那么容易动摇。中国海关数据明明白白,今年俄中能源贸易不降反升,自俄进口额900多亿美元,天然气和管道油也占了不少份额。这说明,制裁虽有力度,但绕道走私和影子船队让俄油还是流进了亚洲市场。 这事儿牵扯的国际博弈可不止能源那么简单。俄罗斯的战争机器,靠的就是这些石油美元。西方估算,制裁后俄罗斯石油收入下滑了20%以上,军事补给线拉长了,乌克兰的反攻窗口期就打开了点。斯塔默在采访中直说,乌克兰的前景在改善,就是因为特朗普的油制裁起了作用。欧洲的“自愿联盟”不光是喊口号,还计划在G7框架下推能源转移方案,让盟国多买美国或中东油气,分散对俄依赖。英国这边,斯塔默上台一年多,外交重心就是稳欧洲安全,乌克兰援助是头等大事。他推动欧盟协调,深化石油储备共享,避免单打独斗。但中国不买账,北京的回应是加强跟俄罗斯的能源协议,通过上海合作组织敲定更多天然气供应,确保冬天不掉链子。这边厢,印度炼油厂已经在调整,孟买码头油轮改道中东,那25%关税咬得真疼。可中国规模摆那儿,西方投鼠忌器,不敢轻易复制对印度的玩法。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裂谷长河娱乐

裂谷长河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